[实用新型]一种制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8778.3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扬;袁明征;邓伟彬;张勇;杨文军;熊月忠;郑潇涵;李敬泉;周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5B39/02;F2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11522 | 代理人: | 朱清娟,何怀燕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热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热机组,尤其涉及一种供暖恒定的热泵热水机组或制热空调机组、以及该机组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能够采用绿色无污染的冷煤,吸取空气中的热量,通过压缩机的作功,生产出生活热水。热泵热水机组的外机(即室外蒸发器)的化霜方式,总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旁通化霜;二是换向化霜。
其中,旁通化霜就是绕过节流这个环节,将冷媒直接送入待化霜的蒸发器,此时蒸发器是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冷媒经汽液分离器流回压缩机;因此,冷媒就没有经过蒸发。由于旁通化霜过程中,冷媒没有经过蒸发换热,所以回液风险大、化霜效率低,已逐步淘汰。换向化霜是主流,但换向化霜过程中,需从供暖侧吸热,会引起供暖侧温度波动,影响用户体验;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雾霾严重,机组结霜加剧,化霜更频繁,供暖温度也就波动更大。
现有技术中,存在制热稳定性差、化霜难度大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制热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向化霜过程中需从供暖侧吸热导致制热稳定性差的问题,达到提升制热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热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换向机构和两个蒸发器;其中,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换向机构,依次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之间的冷媒循环回路中;两个所述蒸发器,分别经所述换向机构,适配连接至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中,用于通过所述换向机构的换向,实现两个制热模式的切换化霜。
可选地,还包括: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适配连接于两个所述蒸发器中相邻两个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中,以实现任一所述制热模式下相邻两个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冷媒节流。
可选地,还包括:两个风机;两个所述风机,与两个所述蒸发器一一适配设置;其中,每个所述风机,用于当与其适配的所述蒸发器化霜时关闭,或当与其适配的所述蒸发器未化霜时运行。
可选地,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适配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所述换向机构之间。
可选地,其中,两个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和/或,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四通阀;和/或,当该机组还包括节流元件时,所述节流元件,包括: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中的至少之一;和/或,当该机组还包括两个风机时,两个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可选地,所述四通阀的一个换向管,适配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四通阀的另一个换向管,适配连接至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或,所述节流元件,适配连接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中;和/或,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蒸发器适配设置,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蒸发器适配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布局结构,包括:分体式独立结构,和/或,上下分层式结构、左右分层式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一体式集成结构。
可选地,所述一体式集成结构的出风方式,包括:侧出风、上出风、下出风中的至少之一。
可选地,所述制热机组,包括:热泵热水机组、制热空调机组中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冷凝器、每个所述蒸发器中的至少之一,包括:翅片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壳管换热器中的至少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调整四通阀的连接方式,使四通阀的E管和四通阀的C管分别接一个换热器(例如:翅片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壳管换热器等),化霜时通过更改冷媒流经两个翅片的顺序,实现化霜过程中制热量恒定(例如:实现化霜过程中热泵热水机组的水温恒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调整四通阀的位置、增加一个翅片换热器(若为侧出风双风机壳体,则不需要增加翅片换热器),解决化霜过程引起的水温波动,提升供暖舒适性;同时降低节流前的温度,有利于冷媒液化,降低节流后的干度和温度,提升蒸发换热量。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将换向机构调整至冷凝器之后,使压缩机的排气优先经过冷凝器放热,并通过换向机构实现两个制热模式切换化霜,实现化霜过程中制热量恒定,解决现有技术中换向化霜过程中需从供暖侧吸热导致制热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制热稳定性差、化霜难度大和用户体验差的缺陷,实现制热稳定性好、化霜难度小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8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水余热稳定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型工程用节能地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