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7271.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白严浩;陆本燕;黄劲超;谭兴伦;李勇;杨壮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电 梯井防 坠落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梯井防坠落结构设计不合理,具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其包括:多个支架,用以设置于所述电梯井底部,所述支架顶端设有一滑轮;多个止挡柱,分别设于所述支架一侧;一防护网,设于所述支架之间且对应所述止挡柱,所述防护网具有分别与所述滑轮活动结合的多个绳体;多个配重块,分别设于所述支架中且与所述绳体结合;以及至少一启动开关,设于至少一止挡柱。
所述防护网包括有一框架、及设于框架中的一网体,所述绳体设于所述框架的各顶角。
所述防护网与所述电梯井的璧面间还设置有至少一导引单元。
所述导引单元包括有设于所述防护网一侧的一滑槽、及设于电梯井璧面且与滑槽活动对接的一导轨。
所述导引单元包括有设于所述防护网一侧的一导轨、及设于电梯井璧面且与滑槽活动对接的一滑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作为安全防护以及实时呼救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还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其包括多个支架1、多个止挡柱2、一防护网3、多个配重块4以及至少一启动开关5。
所述支架1顶端设有一滑轮11。
所述止挡柱2分别设于所述支架1一侧。
所述防护网3设于所述支架1之间且对应所述止挡柱2,所述防护网3具有分别与所述滑轮11活动结合的多个绳体31,所述防护网3包括有一框架32、及设于框架32中的一网体33,所述绳体31设于所述框架32的各顶角,所述防护网3还设置有至少一导引单元34,所述导引单元34包括有设于所述框架32一侧的一滑槽341、及与滑槽341活动对接的一导轨342。
所述配重块4分别设于所述支架11中且与所述绳体31结合。
所述启动开关5设于至少一止挡柱2,所述启动开关5连接有一蜂鸣器51及一信息传输单元52。
当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将所述支架1设置于所述电梯井6底部,且将所述止挡柱2分别设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并将所述导引单元34的滑槽341设置于所述框架32的一侧,而导轨342则设于电梯井6的璧面,并将所述蜂鸣器51与信息传输单元52连接并设置于电梯的电控箱(图未示)。
当正常状态下,电梯的车箱下降至电梯井6底部,下压防护网3时,所述防护网3的框架32会与所述止挡柱2顶端保持一适当的距离,而不会触动所述启动开关(如图4所示)。
而当门体损坏,或乘客不慎撞开或推开门体而由电梯井6坠落时,由防护网3的网体33加以承接,并因乘客坠落的重力而使防护网3(连同框架32与网体33)向下产生位移,而当防护网3向下位移时,同时带动滑轮11上的绳体31及绳体一端的配重块4,进而利用滑轮11、绳体31及配重块4的配合缓冲或抵消乘客坠落时的冲击力,使乘客不至坠落置地面,而当防护网3向下位移时,除通过各止挡柱2抵顶防护网3的框架32,使防护网3不至于直接接触电梯井6底部之外,还可同时触发启动开关5,使所述启动开关5驱动蜂鸣器51发出警示声,并同时驱动所述信息传输单元52,使所述信息传输单元52发出求救信息至警卫室、管理中心或维修中心,而达到有效作为安全防护以及实时呼救的功效。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所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7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梯的防意外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