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虹吸自动控制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7241.5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9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叶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数 输液装置 计时器 光电二极管 计量调节 墨菲氏管 比较器 夹持件 可控 电路 本实用新型 设定值比较 医用输液器 定时设置 夹持力度 激光管 双腔室 水滴 测量 激光 计量 穿过 配合 | ||
一种虹吸自动控制输液装置,在医用输液器的墨菲氏管上方设有滴数计量调节电路,所述滴数计量调节电路包括,激光管、光电二极管、计时器、定时设置单元、比较器和可控夹持件。通过光电二极管感应穿过激光的水滴的流速,通过计时器测定输液装置的滴数,通过比较器将测量到的滴数与设定值比较,控制可控夹持件调节夹持力度,以此实现对输液装置滴数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虹吸自动控制输液装置,结构简单,配合特有的双腔室的墨菲氏管,能够实现对滴数的精确计量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利用虹吸现象的自动控制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输液器,通常由瓶塞穿刺器、输液管(包括上导管以及下导管)、空气过滤罐、墨菲氏管、过滤器、流速调节器、鲁尔接头以及静脉针头组成。其中,墨菲氏管主要在输液过程中,通过点滴滴数反应输液速度,并通过虹吸作用,减缓输液对静脉产生的压力。
输液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患者情况以及药剂类型调节滴数。否则,往往会对患者造成危害。但是现有的输液装置,通常只是通过调节输液管上的流速调节器(控制阀)达到对滴数的定性调控。计算时,通常需要计算某一固定时间(例如一分钟)内的滴数,进行统计,才能反映药剂的注射速度。这种滴数的计量方法费时且并不准确。
现有技术中,如果需要对输液滴数进行精准调控,往往需要借助结构复杂的附加仪器才能进行,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自动控制输液装置,在仅对现有输液装置进行少许调整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准确的滴数计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虹吸自动控制输液装置,包括医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输液器的墨菲氏管上方还设有滴数计量调节电路,所述滴数计量调节电路包括,激光管、光电二极管、计时器、定时设置单元、比较器和可控夹持件;
所述激光管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相对设置于所述墨菲氏管滴液部位的两侧,所述光电二极管连接所述计时器的控制端,所述计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定时设置单元,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夹持件。
其中,所述可控夹持件包括滴速调节器以及与所述滴速调节器连接的电机。
进一步,为进一步提高滴数计量的精度,所述医用输液器的墨菲氏管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虹吸管道,所述虹吸管道透明。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虹吸管道一体成型,保持密封。
在上述结构的虹吸自动控制输液装置中,为尽可能避免药剂浪费,所述虹吸管道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底部,所述虹吸管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上部。
进一步,为使上述输液装置结构更为紧凑,所述第二腔室除与第一腔室并列设置以外,还可套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部。
在选用双腔室套设的结构时,所述可控夹持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的上导管外部,所述激光管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相对设置于所述虹吸管道的两侧。
进一步,为保证所述可控夹持件夹持控制操作稳定,所述可控夹持件还可设有与所述上导管相匹配的凹槽。
更进一步,上述虹吸自动控制输液装置,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还包括蜂鸣器、无线通讯模块、有线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定时设置单元,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夹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叶,未经陈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7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便坐的输液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临床护理静脉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