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及脚蹬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6900.3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1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赖民杰;陈志勇;徐哲明;李志勇;谢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脚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及脚蹬。
背景技术
两轮车或四轮车,诸如电动自行车、两轮摩托车或者沙滩四轮摩托车等,通常需要在车体的两侧设置方便驾乘人员登踏的脚蹬,以缓解驾乘人员长时间处于坐姿而出现的腿部劳累感。
目前的脚蹬通常包括脚蹬支架和设置在脚蹬支架上的脚蹬本体,脚蹬本体一般为实心的橡胶体,虽然该种脚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动机和地面颠簸所传来的振动,但是由于脚蹬本体为实心结构,其缓冲能力有限,驾乘人员脚部与脚蹬本体长时间接触依然会有麻木感。
因此,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脚蹬的缓冲能力,更有效的隔绝发动机和地面颠簸的振动,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脚蹬,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脚蹬的缓冲能力,更有效的隔绝发动机和地面颠簸的振动,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脚蹬的摩托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蹬,包括脚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脚蹬支架上的脚蹬本体,所述脚蹬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在所述脚蹬本体的内腔的上表面和/或所述脚蹬本体的内腔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纵向支撑筋板。
优选的,所述脚蹬本体的内腔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纵向支撑筋板,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纵向支撑筋板的下端与所述脚蹬本体的内腔的下表面之间预留有缓冲间隙。
优选的,在所述脚蹬本体的横截面上,所述脚蹬本体外部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弧状。
优选的,所述脚蹬本体的内腔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纵向支撑筋板,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纵向支撑筋板的上端与所述脚蹬本体的内腔的上表面之间预留有缓冲间隙。
优选的,所述纵向支撑筋板的板面与所述脚蹬本体的轴向平行。
优选的,在所述纵向支撑筋板设置于所述脚蹬本体的上表面时,所述脚蹬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沿所述脚蹬本体的轴向延伸,且容纳所述纵向支撑筋板下端的容纳槽;在所述纵向支撑筋板设置于所述脚蹬本体的下表面时,所述脚蹬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脚蹬本体的轴向延伸,且容纳所述纵向支撑筋板上端的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脚蹬本体为橡胶材质,且所述纵向支撑筋板也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脚蹬本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防滑的条纹结构,且所述条纹垂直于所述脚蹬本体的轴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脚蹬本体与所述脚蹬支架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摩托车,设置有脚蹬,所述脚蹬为如上任意一项中所公开的脚蹬。
优选的,所述摩托车为两轮摩托车或四轮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脚蹬,包括脚蹬支架和设置在脚蹬支架上的柔性脚蹬本体,脚蹬本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在脚蹬的内腔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设置了纵向支撑筋板。
由于将脚蹬本体设置为了中空结构,仅在脚蹬本体的内部设置了必要的支撑筋板,相比于实心的脚蹬本体而言,该种脚蹬本体的缓冲能力大大增强,脚蹬本体的形变将对发动机振动和地面的颠簸进行有效隔绝,从而降低了驾乘人员脚部的振动感,提升了车辆的驾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摩托车,由于采用了上述脚蹬,因此兼具上述脚蹬相应的技术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脚蹬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公开的脚蹬沿其轴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脚蹬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公开的脚蹬本体垂直于其轴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受力后纵向支撑筋板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所公开的脚蹬本体沿其轴线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为脚蹬支架,2为脚蹬本体,3为螺钉,4为脚踢螺钉,5为缓冲间隙,21为条纹,22为纵向支撑筋板,23为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脚蹬,能够进一步提高脚蹬的缓冲能力,更有效的隔绝发动机和地面颠簸的振动,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脚蹬的摩托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6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摆件(思)
- 下一篇:带驾驶室的摩托车暖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