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6670.0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7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涛;魏杰;王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膜 管泡点 检测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膜管成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用于陶瓷膜管成品泡点检测。
背景技术
陶瓷膜管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化工工业,冶金工业等诸多领域,其制造工艺复杂,应用环境恶劣。陶瓷膜管成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各项检测,以确保生产工艺稳定,出厂产品合格。其中,泡点检测即为检测项目中重要一项。在泡点检测过程中,膜管端部有效密封和快速装夹,是实现泡点检测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密封装夹采用气缸活塞头夹具。该夹具内部设置密封胶套,靠压缩空气促使气缸动作及密封胶套抱紧膜管端头,实现对膜管有效密封和快速装夹。该夹具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仅用于低泡点膜管检测,对高泡点膜管不能有效密封。因此,研发一种实现膜管高泡点正常检测的夹具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陶瓷膜管宽范围泡点检测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包括通气接头、螺套、密封锥套、夹具接头、陶瓷膜管及专用扳手,通气接头设置气孔、外凸台和内凸台,螺套设置内凸台、内螺纹及键槽,夹具接头设置内锥面、内凸台、外螺纹及键槽。所述密封锥套套置于陶瓷膜管端头,密封锥套设置凸台,锥套凸台与膜管端面边缘、锥套锥面与夹具接头内锥面、端部与夹具接头内凸台、另一端与通气接头内凸台均相重合。所述通气接头外凸台与螺套内凸台相重合,螺套内螺纹与夹具接头外螺纹相配合。所述专用扳手用于夹具安装拆卸。
优选的,在上述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所述螺套和夹具接头键槽数量1-4不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 通过螺纹预紧,通气接头对密封锥套加压,密封锥套压缩胀紧,达到密封作用。本实用新型密封锥套所受加载压力较大,密封效果优异,不仅可用于低泡点膜管检测,还可用于高泡点膜管检测。
2.设计专用扳手进行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使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螺套键槽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接头键槽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专用扳手图;
图中序号:1.通气接头 2.气孔 3.螺套 4.密封锥套 5.夹具接头 6.陶瓷膜管
7.螺套键槽 8.夹具接头键槽 9.专用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5,图中,一种陶瓷膜管泡点检测夹具,包括通气接头1、螺套3、密封锥套4、夹具接头5、陶瓷膜管6及专用扳手9,通气接头设置气孔2、外凸台和内凸台,螺套设置内凸台、内螺纹及键槽7,夹具接头设置内锥面、内凸台、外螺纹及键槽8。密封锥套套置于陶瓷膜管端头,密封锥套设置凸台,锥套凸台与膜管端面边缘、锥套锥面与夹具接头内锥面、端部与夹具接头内凸台、另一端与通气接头内凸台均相重合。通气接头外凸台与螺套内凸台相重合,螺套内螺纹与夹具接头外螺纹相配合。专用扳手9用于夹具安装拆卸。
具体安装使用时,通气接头1由螺套3大口处穿入,至二者凸台相重合,将密封锥套4套置于陶瓷膜管6端头,夹具接头5由陶瓷膜管另一端穿入,至内锥面与密封锥套外锥面相重合,螺套与夹具接头对中及螺纹互相咬合后,用两把专用扳手9分别卡住螺套键槽7和夹具接头键槽8,进行螺纹预紧,旋紧至通气接头内凸台与密封锥套端头重合压实。陶瓷膜管6两端各安装一套夹具。安装后,陶瓷膜管一端通气接头气孔2为进气孔,另一端即为排气孔。将陶瓷膜管及夹具整体放入水中,进气孔打开,排气孔关闭,由进气孔注入压缩空气,开始检测。检测完毕,进气孔关闭,排气孔打开,排出陶瓷膜管内部气体。将陶瓷膜管及夹具整体取出,用专用扳手进行拆卸。
对所公开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处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限制于本文所显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公开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6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