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冶金实验用电阻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6479.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秦跃林;王苗;杨诗湘;柳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实验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炉,特别涉及一种冶金实验用电阻炉,属于冶金实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冶金实验中需要用到电阻炉,例如金属热处理加热、钎焊、粉末冶金烧结、玻璃陶瓷焙烧和退火、低熔点金属熔化、矿石粉末干燥等。但是这些实验所需的炉温是不同的,现有的电阻炉内部设置了直径相同的电阻丝,但是每段的电阻丝通以不同的工作电流,这就需要设置若干个电流控制装置,从而增加了电阻炉的制备成本;此外现有的电阻炉保温效果不好,热量损失大,增加了耗能,且电阻炉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的杂质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冶金实验用电阻炉,保温节能,排渣方便,成本较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冶金实验用电阻炉,包括底座、脚轮、底板、耳板、支架、推杆、炉体、置物板、堵头及电阻丝;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脚轮,底座上表面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炉体为四层复合结构,且炉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壳体、隔热层、阻热层及炉膛,壳体采用不锈钢薄片,隔热层采用氧化铝晶体纤维棉,阻热层采用颗粒状的膨胀珍珠岩,炉膛采用多孔氧化铝陶瓷,且炉膛的内壁设有若干个竖向的嵌槽;所述置物板固定在炉体的内壁上,置物板将炉体内部从下向上依次分为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及第三处理室,且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及第三处理室的一侧底部设有排渣口,且排渣口处安装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外壳为黄铜,堵头的内部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毡;所述电阻丝安装在嵌槽中,且电阻丝的直径自第一处理室向第三处理室依次减小;所述底板固定在炉体的下表面,耳板对称的固定在底板的下方,支架固定在底座的上方,且支架通过销轴与右侧耳板铰接;所述推杆固定在安装槽中,且推杆的顶部通过销轴与左侧耳板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轮为可水平360°旋转的带锁式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为电动式齿轮驱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销轴的头部安装有防止脱落的别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堵头的外侧安装有拉手。
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冶金实验用电阻炉结构新颖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三个处理室内的电阻丝的直径逐步从近炉端向远炉端递减,从而阻值逐步变化,进而炉体的温度逐步变化,不同的实验在不同处理室进行,不需要多余的电流控制装置,节约成本;该电阻炉保温效果好,热量损失小,减低耗能,同时清渣也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冶金实验用电阻炉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底座、2-脚轮、3-底板、4-耳板、5-支架、6-推杆、7-炉体、8-置物板、9-堵头、10-电阻丝、11-安装槽、12-壳体、13-隔热层、14-阻热层、15-炉膛、16-第一处理室、17-第二处理室、18-第三处理室、19-排渣口、20-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冶金实验用电阻炉,包括底座1、脚轮2、底板3、耳板4、支架5、推杆6、炉体7、置物板8、堵头9及电阻丝10;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脚轮2,底座1上表面的一端设有安装槽11;所述炉体7为四层复合结构,且炉体7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壳体12、隔热层13、阻热层14及炉膛15,壳体12采用不锈钢薄片,隔热层13采用氧化铝晶体纤维棉,阻热层14采用颗粒状的膨胀珍珠岩,炉膛15采用多孔氧化铝陶瓷,且炉膛15的内壁设有若干个竖向的嵌槽;所述置物板8固定在炉体7的内壁上,置物板8将炉体7内部从下向上依次分为第一处理室16、第二处理室17及第二处理室18,且第一处理室16、第二处理室17及第二处理室18的一侧底部设有排渣口19,且排渣口19处安装有堵头9;所述堵头9的外壳为黄铜,堵头9的内部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毡;所述电阻丝10安装在嵌槽中,且电阻丝10的直径自第一处理室16向第二处理室18依次减小;所述底板3固定在炉体7的下表面,耳板4对称的固定在底板3的下方,支架5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且支架5通过销轴与右侧耳板4铰接;所述推杆6固定在安装槽11中,且推杆6的顶部通过销轴与左侧耳板4铰接。
其中,所述脚轮2为可水平360°旋转的带锁式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6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