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文丘里装置及碳罐脱附管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26031.4 | 申请日: | 201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丘里 装置 碳罐脱附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蒸发排放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丘里装置及碳罐脱附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汽车质量标准中把燃油蒸发控制和燃油蒸发外排量作为重点检查项目。在相关的质量标准中对燃油控制和燃油蒸发外排量有明确且严格的指出。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车辆则禁止其生产和行驶在路面上。为此,在很多汽车中设置有碳罐脱附管路系统,在节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燃油蒸汽的对外排放。
随着发动机增压技术的发展,增压发动机在节能、环保、动力性能方面的优点越趋明显,配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也越来越多。然而常规汽油车碳罐脱附管路系统直接应用于配置有增压发动机的汽车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配置有增压发动机的汽车在增压器开始工作后,碳罐脱附管路系统中的进气歧管内的压力迅速升高,进气歧管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使得原本依靠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作用来正常脱附碳罐中聚集的油气无法实现,并且二者的压力非常接近,导致碳罐的脱附气流量大大减小,达不到国六排放法规中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文丘里装置及碳罐脱附管路系统,该文丘里装置应用于碳罐脱附管路系统中,不仅能产生高而稳定的负压,增加碳罐的脱附气流量,满足国六蒸发排放试验的要求,而且结构简单、接装方便,满足国六法规中规定的距离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文丘里装置,该装置包括文丘里本体和连接头,所述文丘里本体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通过文丘里通道连通,所述文丘里通道包括入口渐缩部、中间喉管部和出口渐扩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入口渐缩部连接,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出口渐扩部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喉管部连接,
所述连接头用于连接所述文丘里本体与发动机进气管,所述连接头焊接在所述文丘里本体的第三接口上。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通道的中间喉管部的管径为2~5mm。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为90°快插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碳罐脱附管路系统,该管路系统包括发动机进气管,还包括文丘里装置、第一脱附管和中冷通气管,
所述文丘里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文丘里装置,
所述第一脱附管的一端与所述碳罐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文丘里装置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中冷通气管的一端连接中冷管,其另一端与所述文丘里装置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文丘里装置的连接头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碳罐脱附管路系统还包括电磁阀装置和第一管路,所述电磁阀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碳罐连通,所述第一脱附管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阀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文丘里装置的第二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碳罐脱附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二脱附管,所述第二脱附管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阀装置连接,其另一端与进气歧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文丘里装置及碳罐脱附管路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文丘里装置结构简单,并将该文丘里装置应用于碳罐脱附管路系统,对于同一款增压发动机而言,相同的脱附测试循环时间内,利用文丘里装置的文丘里效应大大增加了脱附气流量,使得碳罐冲洗更加干净,满足国六法规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文丘里装置在文丘里本体的第三接口处设置有连接头,并在工艺上采用连接头与文丘里本体焊接的工艺,这样即确保了文丘里装置的密封性,同时也省掉了连接头与文丘里本体之间的转接部件,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文丘里装置通过连接头与发动机进气管相连,保证了文丘里后到进气管的距离仅为5mm,满足了国六法规对于文丘里后脱附管路后25.4mm以内堵塞或破损时可以豁免的条款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碳罐脱附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丘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罐脱附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6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化器接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环保氢氧节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