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后叉轴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25945.9 | 申请日: | 201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谭淮旭;李扬;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5/067 | 分类号: | F16C35/067;F16J15/16;B62K1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轴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具体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叉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叉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之一,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叉一般包括左半体、右半体和连接体,连接体两端分别与左半体与右半体连接使摩托车后叉整体呈H形结构,摩托车后叉中部上侧还连接有减震器。摩托车后叉整体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在左半体、右半体的前部均设有后叉连接套,后叉主轴穿过两后叉连接套后将后叉与摩托车中部框架固定。实际生产中,后叉连接套与后叉左右半体可能存在轴向尺寸误差,不易安装;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对后叉上下的作用力发生变化时,后叉沿后叉连接套轴线上下摆动,当产生沿后叉连接套轴向上的力时,后叉会产生沿后叉连接套轴向的局部变形;现有的后叉轴承结构由于轴向受力状态较差,采用偏置单减震器后叉的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当沿后叉连接套轴向上的力较大时,摩托车后叉沿后叉连接套轴向的局部变形过大时轴承会加速磨损,此时后叉连接套内的轴承会发出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摩托车后叉轴承结构,本轴承结构容易安装,运行时轴向受力状态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后叉轴承结构,包括后叉连接套,所述后叉连接套的内壁向中心延伸形成圆环状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将后叉连接套的内腔分为内外两部分,靠外部分内腔从限位凸台至后叉连接套外端部被依次加工成直径不断变大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靠内部分内腔形成第四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中设置有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外径与第一内腔直径相适配且宽度与第一内腔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内腔中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外径与第二内腔直径相适配且宽度小于第二内腔长度;在所述滚针轴承和推力轴承内圈设置有内轴套,所述内轴套外径与滚针轴承和推力轴承内径相适配;在第三内腔中设有限位衬套,所述限位衬套外端超出后叉连接套外端且内端与内轴套外端相抵接;限位衬套与第三内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外油封,内轴套与第四内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内油封。
本轴承结构中的后叉连接套内设有限位凸台和台阶状内腔,用以保证后叉在上下摆动和轴向窜动时,起到固定滚针轴承和推力轴承作用。滚针轴承用以承受后叉在整车行驶时上下摆动时受力,推力轴承用以承受整车在行驶过后叉发生轴向窜动时的受力,推力轴承和限位衬套设有间隙,可以调整后叉连接套与后叉左右半体接后尺寸误差,同时满足轴向窜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滚针轴承与第一内腔的内腔壁过盈配合。后叉连接套轴向移动时,滚针轴承随后叉连接套同时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推力轴承与第二内腔的内腔壁间隙配合。后叉连接套轴向移动时,推力轴承可沿第三内腔滑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衬套内径与内轴套内径相等且外径大于内轴套外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油封和外油封均设置有向密封侧开口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内腔与第四内腔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轴套内端超出后叉连接套内端且外端与所述第二内腔外端对齐。内轴套外端与第二内腔外端对齐确保了第二内腔在安装推力轴承后保持有间隙。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轴承结构中的后叉连接套内设有限位凸台和台阶状内腔,用以保证后叉在摆动和轴向窜动时,起到固定滚针轴承和推力轴承作用;滚针轴承用以承受后叉在整车行驶时上下摆动时受力,推力轴承用以承受整车在行驶过后叉发生轴向窜动时的受力,防止后叉在轴向窜动时加速磨损轴承而产生异响,推力轴承和限位衬套设有间隙,可以调整后叉连接套与后叉左右半体连接后尺寸误差,同时满足轴向窜动间隙配合;
2、本轴承结构中的油封用以密封轴承润滑油不外漏,同时防止异物(如沙子、灰尘、泥水等)进入后叉连接套内影响后滚针轴承和推力轴承的正常工作;
3、本轴承结构可以满足偏置单减震器后叉在工作中高强度受力使用的要求,结构简易,特别适合大排量车型和对后叉运动强度要求高的车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摩托车后叉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叉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叉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后叉;11-后叉连接套;12-滚针轴承;13-推力轴承;14-内轴套;15-限位衬套;16-内油封;17-外油封;111-第一内腔;112-第二内腔;113-第三内腔;114-第四内腔;115-限位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5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辊式破碎机轴承座
- 下一篇:轴承分离型注浆轴承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