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化池漂浮物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5383.8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者;姜守国;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张江至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1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漂浮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收集生化反应池液面漂浮物的收集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的液面上,常常漂浮有大量的浮渣、油、泡沫等漂浮物,若不及时清理会造成大面积的池面污染,影响观感,产生异味,造成处理后排放水体悬浮物总颗粒超标。
目前,清除这些液面漂浮物主要采用在液面上拦挡、打捞、汇集、排放的方式进行清理,不仅费事费力,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清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研究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液面漂浮物的收集器已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池漂浮物收集器,以达到高效并有效收集漂浮物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浮渣收集槽固定于生化池进水口侧的池壁上方,与浮渣收集槽连通的渣液排出管道与剩余污泥管道连接相通,渣液排出管道带有排渣电动阀;与浮渣收集槽相对面的液面吹风管道位于生化池出水口侧的上方,液面吹风管道带有风管电动阀,液面吹风管道与生化曝气主管串联在一起;滗水器总成固定在出水口一侧的生化池上端,滗水器总成的滗水干管与出水口相通;剩余污泥泵置于生化池的底面,剩余污泥泵与剩余污泥管道连接;超声波液位计装在生化池的下方;所述滗水器总成的驱动装置与滗水器控制系统连接,风管电动阀经超声波液位计与鼓风机控制系统连接,排渣电动阀经超声波液位计与滗水器控制系统连接,滗水器控制系统、鼓风机控制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浮渣收集槽内的浮渣通过生化池的剩余污泥管道进入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由浓缩池清液排放管通过出水口排入消毒水池。
所述浮渣收集槽通过收集槽支撑架用螺丝固定在池壁上,浮渣收集槽的中心高度设置为生化池的工作液面。
所述液面吹风管道依据生化池的池体宽度设有多个吹风孔,液面吹风管道的中心高度设置为生化池的工作液面。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污水生化反应池上,当生化池达到满水状态后,超声波液位计启动风管电动阀,在液面吹风管道排风的作用下,池面漂浮物逐渐进入浮渣收集槽,以实现池面清洁。在生化池完成沉淀程序后,在滗水器控制系统启动滗水器总成的同时,滗水器总成的启动工作信号同时传输至排渣电动阀进行排污,当生化池的液面下降0.2米时(下降高度可按实际情况调整),超声波液位计给排渣电动阀反馈停止信号,电动排污阀停止排污,收集后的漂浮物通过生化池剩余污泥管道纳入污泥浓缩池与剩余污泥同步干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污水处理池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浮渣收集槽、液面吹风管道、超声波液位计等,并同时利用滗水器自控系统及生化过程中鼓风机产生的风源,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液面漂浮物进行收集和处理,以保持池面的清洁,结构简单,成本及功率消耗低,收集效率高,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方框图。
图4为图1的浮渣收集槽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图1的浮渣收集槽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图6为图1的液面吹风管道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张江至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张江至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5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桩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商平台的支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