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变频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3859.4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别永富;古名壬;苏刚;郭骏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威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458 | 分类号: | H02M5/458;H02M7/06;H02M3/07;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频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变频电源。
背景技术
自1960年国外报道了UV固化工艺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UV固化己在众多行业广泛应用,传统的UV固化系统由UV灯管、灯罩、UV变压器(镇流器)、电容器(触发器)等四部分组成。
目前国际主流的紫外线发生装置为高压汞灯,金属铁灯,金属碘镓灯,氙气灯等气休放电灯,目前的灯管供电方式分为:电感镇流器、漏磁变压器和模拟电子电源。电感镇流器装置技术简单,效率低(50%),支持灯管功率小,一般只适用于5KW以下的灯管。漏磁变压器可适用于较大功率的灯管,但其效率低(60%),功率因数低(0.65),灯光调节困难(分档),不能实现通信连机等控制功能。模拟电子电源效率可达到90%以上,具备无级调光功能,但其控制不精准,维护困难。也不具备通信控制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灯管供电调光控制不精准,不具备通信控制能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变频电源。
一种智能变频电源,包括强电功率回路和弱电控制回路,
所述强电功率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BUCK降压模块、逆变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三相380V输入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经电容稳压平波之后,供给直流电给降压模块,所述BUCK降压模块用于调节输出电压,所述逆变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所述升压模块用于将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高频电压输出以驱动高压灯管;
所述弱电控制回路包括辅助开关电源模块、PWM驱动模块、检测模块、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接口、人机界面和MCU主控制器模块,所述辅助开关电源模块所述PWM驱动模块、所述检测模块、所述输入输出模块、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人机界面分别与所述MCU主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辅助开关电源还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所述PWM驱动模块还连接BUCK降压模块和逆变模块,所述辅助开关电源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供应,所述PWM驱动模块用于提供BUCK降压模块和逆变模块的驱动信号;所述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提供外部控制的命令及给定通道;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强电功率回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所述通信接口用于高速数据连接的联机通信,所述人机界面用于显示和输入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容C1和电容C2,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用于连接电源P+端子,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连接交流电输入R端子和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用于连接交流电输入S端子和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用于连接交流电输入T端子和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用于连接电源P-端子;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6的阳极,电容C2与电容C1并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UCK降压模块为H桥式驱动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逆变模块包括IGBT管Q2、IGBT管Q3、IGBT管Q4和IGBT管Q5,IGBT管Q2的源极连接DC V直流电,IGBT管Q2的门极连接DRV H1A驱动脉冲,IGBT管Q2的漏极分别连接LU1和IGBT管Q4的源极,IGBT管Q4的门极连接DRV H2B驱动脉冲,IGBT管Q4的漏极连接电源P-端子,IGBT管Q3的源极连接DC V直流电,IGBT管Q3的门极连接DRV H2A驱动脉冲,IGBT管Q3的漏极分别连接放大器LV1和IGBT管Q5的源极,IGBT管Q5的门极连接DRV H1B驱动脉冲,IGBT管Q5的漏极连接电源P-端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压模块包括为高频变压器。
上述智能变频电源,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BUCK降压模块、逆变模块和升压模块,将三相380V输入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然后调节直流电的输出电压,再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以驱动高压灯管,这样,可以较为驱动高压灯管提供精准的电流和电压;弱电控制回路包括通信接口,通信接口与MCU主控制器模块连接,支持通信协议,机器的控制指令,功率给定等通道可通过通信命令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智能变频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流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BUCK降压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逆变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威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威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3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打粉产线
- 下一篇:基站互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