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的防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2579.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4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珅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5/02 | 分类号: | B62J15/02;B62K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防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滑板车的防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滑板车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有的滑板车多是利用使用者单脚踏在滑板车的滑板上,另外一只脚蹬踏地面,依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滑板车与地面产生反作用力,推动滑板车与使用者前行,使用者持续的蹬踏地面,滑板车持续的前行。
现有技术中滑板车的后轮挡泥板通过压簧安装于滑板车中脚踏板的后端,该后轮挡泥板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顶起,以致该后轮挡泥板前端部分与脚踏板的后端接触,且由于脚踏板采用金属制成,以致该后轮挡泥板在震动过程中,后轮挡泥板前端部分与脚踏板的后端不断的碰撞,导致产生极大的噪音,且会造成磨损,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滑板车的防震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滑板车的防震结构安装于滑板车中脚踏板的后端,并与后轮挡泥板接触,该防震结构包括由橡胶一体成型的防震橡胶条,该防震橡胶条前端设置有夹持口,并通过该夹持口卡套固定于所述脚踏板的后端,且该防震橡胶条后端形成有一弧形接触面,该弧形接触面与后轮挡泥板前端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口呈燕尾形,该夹持口沿其底部朝开口方向变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震橡胶条前端成型有相对倾斜的第一、第二夹片,该第一、第二夹片之间形成所述的夹持口,且该第一、第二夹片后端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一、第二夹片前端的厚度尺寸。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轮挡泥板通过一压簧设置于脚踏板的后端,且该后轮挡泥板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顶起,以致该后轮挡泥板前端部分与所述防震橡胶条后端的弧形接触面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滑板车中脚踏板的后端,并与后轮挡泥板接触,以此达到防震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震橡胶条通过该夹持口卡套固定于所述脚踏板的后端,且该防震橡胶条后端形成有一弧形接触面,该弧形接触面与后轮挡泥板前端接触,以致使后轮挡泥板在不断震动的过程中均可与防震橡胶条的弧形接触面接触,以此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防震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2所示,为一种滑板车的防震结构,其安装于滑板车1中脚踏板2的后端,并与后轮挡泥板3接触,该防震结构包括由橡胶一体成型的防震橡胶条4,该防震橡胶条4前端设置有夹持口41,并通过该夹持口41卡套固定于所述脚踏板2的后端,且该防震橡胶条4后端形成有一弧形接触面42,该弧形接触面42与后轮挡泥板3前端接触,以致使后轮挡泥板3在不断震动的过程中均可与防震橡胶条4的弧形接触面42接触,以此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防震功效。
所述夹持口41呈燕尾形,该夹持口41沿其底部朝开口方向变窄,以致使该防震橡胶条4可稳定的卡套固定于所述脚踏板2的后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防震橡胶条4前端成型有相对倾斜的第一、第二夹片43、44,该第一、第二夹片43、44之间形成所述的夹持口41,且该第一、第二夹片43、44后端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一、第二夹片43、44前端的厚度尺寸,以此可增强第一、第二夹片43、44的弹性,保证防震橡胶条4与所述脚踏板2装配的稳定性。
所述后轮挡泥板3通过一压簧31设置于脚踏板2的后端,且该后轮挡泥板3在压簧31的弹力作用下向上顶起,以致该后轮挡泥板3前端部分与所述防震橡胶条4后端的弧形接触面42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滑板车1中脚踏板2的后端,并与后轮挡泥板3接触,以此达到防震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震橡胶条4通过该夹持口41卡套固定于所述脚踏板2的后端,且该防震橡胶条4后端形成有一弧形接触面42,该弧形接触面42与后轮挡泥板3前端接触,以致使后轮挡泥板3在不断震动的过程中均可与防震橡胶条4的弧形接触面42接触,以此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防震功效。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珅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珅辉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2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共享自行车的可充电手机支架
- 下一篇:使用方便的隐形车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