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2360.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业;郑文;许海;郭志伟;李璟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B65G47/8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工位流水线。
背景技术
流水线作业时,当一个工位作业不能完全满足工件某工序产量要求时,需要采用双工位或多工位作业的模式,即对同一道工序,由两个或多个工位操作者完成。多工位作业时,需要保证各个工位作业互不影响,同时不对同一个工件重复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多工位流水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工位流水线,包括:
工装板,用以承载待加工器件,其上设置有标识部以表示已加工或未加工两种状态;
传输线,其包括用以单向传送所述的工装板的主传输线,设置在主传输线上的阻挡器;相间隔地设置在主传输线一侧且位于所述的阻挡器后方的至少两个返回机构,与所述的返回机构一一对应设置的下线机构,所述的返回机构与所述的阻挡器通讯连结;
检测机构,与所述的下线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通讯连接用以检测所述的标识部的状态。
所述的标识部为手动翘板式或拨动式开关,所述的检测机构为与所述的开关匹配的且与流水线控制器可控连接的传感器。
所述的阻挡器设置在主传输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的工装板的前后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定位口。
所述的工装板由PVC材质制作,厚度12~18mm。
各下线机构前部设置有与其同步联动的随动阻挡器以在该下线机构动作时阻挡前方的工装板。
在主传输线的末端设置有末端检测机构以检测工装板上标识部是否为已加工状态,所述的末端检测机构与报警机构通讯连接。
一种所述的多工位流水线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阻挡器将承载有待加工器件的工装板阻挡在各下线机构之前,
2)返回机构发出控制信号,阻挡器受控释放一个工装板通过,工装板沿主传输线传运;
3)与发出控制信号的返回机构对应的检测机构检测该工装板的标识部是否为未加工状态,如否则放过,如是则通过下线机构将该工装板转移至该返回机构进行加工;
4)加工完毕后,改变工装板的标识部状态并返回至主传输线。
在所述的返回机构的进行工装板返回时同步或延时发出所述的控制信号。
若末端检测机构检测到工装板的标识部为未加工态,则进行报警,若为正常,则进行计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线下作业的模式,保证了流水线上两个工位作业互不影响;通过在工装板上安装识别开关,实现了对完成作业的工装板的标记,保证了不重复作业,简单易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流水线多工位作业示意图;
图2未作业工装板示意图;
图3已作业工装板示意图。
图中:1下线机构、2阻挡器、3工装板、4识别开关、5返回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工位流水线包括:
工装板3,用以承载待加工器件,其上设置有标识部4以表示已加工或未加工两种状态;
传输线,其包括用以单向传送所述的工装板的主传输线,设置在主传输线上的阻挡器;相间隔地设置在主传输线一侧且位于所述的阻挡器2后方的至少两个返回机构,与所述的返回机构5一一对应设置的下线机构1,所述的返回机构与所述的阻挡器通讯连结;
检测机构,与所述的下线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通讯连接用以检测所述的标识部的状态。
其中,所述的主传输线利用滚轮等进行输送,下线机构通过气缸或电机配合实现工装板的转向下线,返回机构用以承接下线机构和加工工位,此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多工位流水线,采用将工装板利用阻挡器截留在最前端的方式,当返回机构发出控制信号需要进料时才逐一放过,有效控制了生成节奏,避免漏加工,而且,通过检测机构,检测工装板为未加工状态才通过下线机构进入返回机构达到工位,避免重复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2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玻璃太阳能集热管的自动送管机
- 下一篇:一种伸缩传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