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比例固定位型除湿料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2090.4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0 | 分类号: | B29C45/60;B29C45/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石柱***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例 固定 除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比例固定位型除湿料筒。
背景技术
对如塑料品的制作,一般将聚合物等物料加工至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原料从料筒中挤压至模具中,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目前,普通除湿螺杆在把螺牙1—6段牙距、深浅度、压缩比等参数都已经固定,且除湿螺杆在原料除湿时,螺杆前后移动,因此当原料的流动比例过小是,螺杆的前后移动容易出现原料从排气孔内涌出,造成原料浪费,且加工安全性较低,且除湿螺杆的压缩比固定,不能很好的将原料融合,会造成原料的颜色不均匀,塑胶流动性差,进而影响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比例固定位型除湿料筒,可使螺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内转动,让螺杆的温度和压力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且可防止原料因流动比例过小造成原料从排气孔涌出,提高生产安全性和降低原料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比例固定位型除湿料筒,包括料筒、螺杆和法兰,所述料筒内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螺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且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外设有螺旋状结构的第一螺牙和第二螺牙,所述螺杆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装设于所述料筒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一螺牙和 第二螺牙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料筒上贯穿所述第二腔体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法兰装设于所述料筒的前端,且法兰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料筒上贯穿第一腔体开设有进料口,且所述料筒上设有热多个电偶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从前向后呈锥形结构,且第二螺杆的前端设有挤料锥形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从后向前分为第一段位、第二段位和第三段位,所述第二螺杆从后向前分为第四段位、第五段位和第六段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段位到第三段位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螺杆的第四段位到第六段位的外径,且所述第一螺杆的压缩比小于所述第二螺杆的压缩比。
优选的,所述第四段位的螺牙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段位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位和第四段位上均设有分流螺牙。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位、第二段位、第三段位、第四段位、第五段位和第六段位上分别设有电偶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形成定位台阶,所述第二螺牙抵顶于所述定位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比例固定位型除湿料筒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装设于所述料筒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且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第一螺杆的第一段位到第三段位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螺杆的第四段位到第六段位的外径,所述第一螺牙和第二螺牙分别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 腔体的内壁接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所述第二螺牙抵顶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可起到固定作用,使螺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内转动,让螺杆的温度和压力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且可防止原料因流动比例过小造成原料从排气孔涌出,提高生产安全性和降低原料浪费。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比例固定位型除湿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料筒—1、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排气孔—13、进料口—14、热电偶孔—15、螺杆—2、第一螺杆—21、第一段位—211、第二段位—212、第三段位—213、第二螺杆—22、第四段位—221、第五段位—222、第六段位—223、第一螺牙—23、第二螺牙—24、挤料锥形头—25、分流螺牙—26、法兰—3、出料口—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谭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谭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2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