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辅助植骨功能的缺损性下颌骨骨折重建钛板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1305.0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6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峰;徐兵;李明喆;张诗雷;王旭东;沈国芳;姜腾飞;代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骨床 下颌骨 主桥体 缺损 下颌骨骨折 重建钛板 骨折块 桥接部 辅桥 贴合 下缘 植骨 匹配 本实用新型 经济负担 时间重建 手术操作 钛网植骨 侧位置 唇颊侧 重建板 移位 唇颊 复位 弯制 移行 支撑 钛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植骨功能的缺损性下颌骨骨折重建钛板件,包括放置于下颌骨下缘的桥接部和放置于唇颊侧的支撑部,所述桥接部包括与下颌骨下缘弧度相匹配的主桥体和主植骨床;所述支撑部包括与唇颊弧度相匹配的辅桥体和辅植骨床;所述主植骨床设置在主桥体的舌侧位置上,所述辅桥体设置在辅植骨床的中部,所述辅植骨床与主桥体和主植骨床移行相接,所述主植骨床和辅植骨床均为钛网结构。该实用新型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通过钛网植骨床标记了缺损范围,同时指导了骨折块的复位,避免了术中弯制重建板,减少了手术时间重建板与下颌骨高度贴合,避免了因不贴合而造成的骨折块移位;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颌骨骨折复位辅助器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有辅助植骨功能的缺损性下颌骨骨折重建钛板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于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稳步加快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交通工具的大量普及和人民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颌面部外伤及颌骨骨折的患者也逐年增多。而下颌骨位于颌面部的突出部位,且是人体头面部唯一可以运动的骨骼,易受撞击而发生骨折,其骨折发病率一直位居颌面部骨折的前列。下颌骨折常引起包括咬合错乱、张口受限以及下牙槽神经损伤在内的一系列症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高能量的致伤因素如车祸、爆炸等正逐步增多。这类致伤因素导致的下颌骨骨折除了上述的常规症状之外,还常常伴有骨质的缺损。然而,与肿瘤性下颌骨缺损不同的是,外伤性的下颌骨缺损主要以小范围的缺损为主,在治疗上较少需要血管化的骨移植,相反较多采用的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基础上同期进行非血管化的自体骨移植。
在钛板的选用上,通常需要采用应力承担(及全负载)固定:即采用2.4mm重建板进行固定,同时还需要采用双皮质螺钉,两侧各固定三到四颗螺钉。
对于这类伴有骨缺损的下颌骨骨折来说,复位是手术的第一步,良好的复位往往才能确定正确的植骨量。由于骨缺损的存在,没有了骨折线这一复位的重要标准,主刀医生往往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骨折复位与否,但这样的复位往往不够准确,容易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在进行非血管化的骨移植时,植骨床的预备和固定的稳定性是手术的成功关键。一般来说,植骨床的要求包括:软组织充分且血运良好、无感染存在。而稳定对于植骨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一旦稳定性欠佳,残余骨之间容易产生移动,引起感染,最终导致植骨手术的失败。而目前所有的重建板都没有辅助植骨的功能,松质骨或者人工替代骨往往只能放置于软组织植骨床的表面,稳定性欠佳,感染几率相对较高。
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是商品化的重建板,术中弯制困难,不易与颌骨完全贴合,不但影响手术效率,还容易导致骨折块的移位,引起不必要的手术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植骨功能的缺损性下颌骨骨折重建钛板件,提高植骨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置于下颌骨下缘的桥接部和放置于唇颊侧的支撑部,所述桥接部包括与下颌骨下缘弧度相匹配的主桥体和主植骨床;所述支撑部包括与唇颊弧度相匹配的辅桥体和辅植骨床;所述主植骨床设置在主桥体的舌侧位置上,所述辅桥体设置在辅植骨床的中部,所述辅植骨床与主桥体和主植骨床移行相接,所述主植骨床和辅植骨床均为钛网结构。
在手术复位后优先固定桥接部,完成植骨后再固定支撑部。辅植骨床与主植骨床用于容纳松质骨或者人工骨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主桥体的厚度为2.0或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钛网结构的厚度为0.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辅桥体的厚度为0.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主桥体的两侧具有3~4个用于连接固定螺钉的主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1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颈椎后路手术中的一体化钢板
- 下一篇:一种骨科手术钢丝固定穿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