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微波快速热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1268.3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2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夏洪应;舒建华;张利波;彭金辉;程松;李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微波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微波快速热解装置,属于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和生物质热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一直是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并为人类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正面临着逐渐枯竭的危险。在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以其可再生、碳中和以及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异军突起,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发展生物质能源已被列入各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仅农作物秸秆折合7亿吨左右,因此,我国的生物质资源的利用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植物约有一半弃于荒野未能利用甚至焚烧,不但利用水平低,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且污染环境。所以充分合理开发使用生物质能,改善我国的能源利用环境和人类的生态环境,加大生物质能源的高品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农林废弃物的使用技术很多,比如直接燃烧,热化学转化等。其中,快速热解技术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加热,将生物质快速受热裂解,产生的挥发分经过冷凝的到生物油,气体收集得到生物气,固体收集得到生物炭的一种技术。得到的生物油经过后处理的到高附加值产品,因此,生物质的快速热解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的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都纷纷进行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的研发。
但是目前并没有生物质微波快速热解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微波快速热解装置。该装置缩短热解时间,减少二次热解,增加生物油的质量与产量,使得生物质热解技术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质微波快速热解装置,包括微波加热装置、热电偶3、上盖4、加料口5、加热管6、加热隔层7、下盖8、载气入口9、冷凝管10、生物油收集瓶11、尾气吸收瓶12、尾气干燥U形管13和气体收集袋14,加热管6周围均匀设置微波加热装置的微波磁控管1,微波磁控管1与操作系统2连接,加热管6顶部设有上盖4以及底部设有下盖8,加热管6侧面设有加料口5,加热管6内部设有加热隔层7,加热管6上设有热电偶3,上盖4顶部管道依次连接冷凝管10、生物油收集瓶11,下盖8上设有载气入口9,生物油收集瓶11一端依次连接尾气吸收瓶12、尾气干燥U形管13和气体收集袋14。
所述加热隔层7为表面设有筛孔的隔层。
所述冷凝管10和生物油收集瓶11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成n组。
该生物质微波快速热解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1)生物质热解之前充分干燥,以减少生物油中的水分,再破碎至热解要求;热解之前,从下盖8先通入保护载气,以确保热解环境为无氧环境。当微波加热装置控制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之后,从加料口5加入原料后迅速密封加料口,以防止空气进入和气体泄漏。
(2)生物质热解后生成生物质炭和挥发分,在加热管6内实现气固分离;其中生物质炭在加热隔层7上,挥发分通过载气携带进入冷凝系统(冷凝管10和生物油收集瓶11)中冷凝成生物油。未冷凝部分中一部分在吸收瓶(尾气吸收瓶12、尾气干燥U形管13和气体收集袋14)中被吸收,一部分排入大气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生物质微波快速热解装置布局合理、实用方便,能迅速完成生物质的热解,缩短了生物质热解时间,提高了效率;
(2)该生物质微波快速热解装置能有效的利用生物质,使之综合利用,得到的固液气产品经过后处理可升级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了生物质的利用价值,实现生物质的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微波磁控管,2-操作系统,3-热电偶,4-上盖,5-加料口,6-加热管,7-加热隔层,8-下盖,9-载气入口,10-冷凝管,11-生物油收集瓶,12-尾气吸收瓶,13-尾气干燥U形管,14-气体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1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熄焦炉焦罐及装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常规热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