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阻燃海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1204.3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祥辉;张志华;李建玉;付小涛;刘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德海绵(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18 | 分类号: | B32B5/18;B32B5/32;B32B3/08;B32B3/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阻燃 海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能性海绵,具体是一种多用途阻燃海绵。
背景技术
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也有的海绵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海绵也有其独特的柔软特点。人们常用的海绵大多由发泡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根据发泡的方式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特点的特殊用的海绵,其中有记忆海绵、透气/水海绵等等不同的海绵有其独特的使用方式和场所,但由于发泡工艺的限制,通常生产出的海绵都是单独的一种,使用的局限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多用途阻燃海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海绵为多层结构,依次为柔软表层、大孔支撑层、高密度底层以及封底层,所有的海绵层之间相互熔接,所述大孔支撑层在所有海绵层中厚度最厚,其中部横向填充有阻燃颗粒,阻燃颗粒团聚成多个聚集团均匀分布在大孔支撑层中,所述高密度底层中横向成型有多个阻燃层,阻燃层包括有隔热膜和阻燃纤维,两层隔热膜之间包裹阻燃纤维,所述封底层与高密度底层的表面相互成型有凹坑和凸起,并相互拼合熔接。在原有的阻燃海绵的材料中符合了多个阻燃的结构,包括有阻燃颗粒,减少了海绵的比例,增大了不可燃材料的比例,本身可燃烧材料大幅减少,同时还有阻燃层,阻燃层的覆盖面积大,可以直接抵挡火焰的高温,阻燃的时间更长。
所述阻燃颗粒形成的聚集团的直径为7~15mm,聚集团之间的间隔小于50mm。在该范围内,可燃物与不可燃物之间比例适合减少大面积火焰的形成。
所述高密度底层中的阻燃层为三层或三层以上,阻燃层之间的间距为10~15mm。多层结构,有更好的阻挡效果。
所述柔软表层的上表面喷涂有隔热层,隔热层的表面成型有规律的导流槽,导流槽规律斜向排列,并且导流槽为多排设置,每相邻排的导流槽为对称设置。隔热层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高温会沿着导流槽排走,延长燃穿的时间。
所述柔软表层、大孔支撑层、高密度底层以及封底层,所有的海绵层均是发泡密度不同的阻燃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原有的阻燃海绵的材料中符合了多个阻燃的结构,包括有阻燃颗粒,减少了海绵的比例,增大了不可燃材料的比例,本身可燃烧材料大幅减少,同时还有阻燃层,阻燃层的覆盖面积大,可以直接抵挡火焰的高温,阻燃的时间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柔软表层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柔软表层,2、大孔支撑层,3、高密度底层,4、封底层,5、阻燃颗粒,6、阻燃层,7、隔热膜,8、阻燃纤维,9、凹坑,10、凸起,11、隔热层,12、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海绵为多层结构,依次为柔软表层1、大孔支撑层2、高密度底层3以及封底层4,所有的海绵层之间相互熔接,所述大孔支撑层2在所有海绵层中厚度最厚,其中部横向填充有阻燃颗粒5,阻燃颗粒5团聚成多个聚集团均匀分布在大孔支撑层2中,所述高密度底层3中横向成型有多个阻燃层6,阻燃层6包括有隔热膜7和阻燃纤维8,两层隔热膜7之间包裹阻燃纤维8,所述封底层4与高密度底层3的表面相互成型有凹坑9和凸起10,并相互拼合熔接。
所述阻燃颗粒5形成的聚集团的直径为7~15mm,聚集团之间的间隔小于50mm。
所述高密度底层3中的阻燃层6为三层或三层以上,阻燃层6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所述柔软表层1的上表面喷涂有隔热层11,隔热层11的表面成型有规律的导流槽12,导流槽12规律斜向排列,并且导流槽12为多排设置,每相邻排的导流槽12为对称设置。
所述柔软表层1、大孔支撑层2、高密度底层3以及封底层4,所有的海绵层均是发泡密度不同的阻燃海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德海绵(浙江)有限公司,未经锐德海绵(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1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动车停车场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充电桩用感应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