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极型全固态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0109.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4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玉;陈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国盛动力电池技术(北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极型全 固态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极型全固态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字实现商业化以来,迅速成为研究热点,与其他二次化学电源相比,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其他能源设备所不具有的优势:工作电压大、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成本低、自放电率低、对环境污染小等,因此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首选。目前基于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固态电池可以解决有机电解液的安全性问题,并且无机电解质简化了电池的设计,比传统电池更安全、耐用。
现有的固态电池的层叠结构,由于其端部的集电体两侧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电位差,而电位差能够引起相应的剪切力,所述剪切力施加到集电体上则容易破坏集电体形成通孔,进而引起短路,造成集电体断裂,固态电池破坏,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极型全固态电池,所述双极型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极型全固态电池,包括双极电极,所述双极电极包括集电体以及分别分布在集电体两侧表面上的包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双极电极还包括设置在集电体和正负极活性物质层端部的加强层,所述全固态电池是由多个双极电极组成的,所述多个双极电极之间设置有固体电解质,所述全固态电池还包括有电池壳体以及设置在电池壳体外部的约束夹具。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包覆在所述集电体端部及两侧,并伸入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交接处的表面内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为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呈凹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集电体为金属箔。
优选地,所述电池壳体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全固态电池与电池壳体接触部位不是完整的双极电极,仅是由集电体和活性物质材料层构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强层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型全固态电池,通过在电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和集电体的表面之间设置加强层,优选的为绝缘层,不但可以提高集电体端部附近的强度,防止发生脱落等,还可以通过防止集电体的断裂从而防止发生短路,提高全固态电池的耐久性,增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固态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全固态电池,10-双极电极,11-集电体,12-负极活性物质层,13-正极活性物质层,14-加强层,20-固体电解质,30-电池壳体,40-约束夹具,T-电池与壳体交接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极型全固态电池100,包括双极电极10,所述双极电极10包括集电体11以及分别分布在集电体11两侧表面上的包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3和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2,所述双极电极10还包括设置在集电体11和正极活性物质层13、负极活性物质层12端部的加强层,所述全固态电池100是由多个双极电极10组成的,所述多个双极电极10之间设置有固体电解质20,所述全固态电池100还包括有电池壳体30以及设置在电池壳体30外部的约束夹具40。
具体实施时,所述加强层14包覆在所述集电体11端部及两侧,并伸入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1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12与集电体11交接处的表面内部。
具体实施时,所述加强层14为绝缘层。
具体实施时,所述加强层14呈凹字形结构。
具体实施时,所述集电体11为金属箔。
具体实施时,所述电池壳体30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具体实施时,所述全固态电池100与电池壳体30交接部位T处不是完整的双极电极10,仅是由集电体11和一层活性物质材料层构成的。
具体实施时,所述固体电解质层20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强层14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而作出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也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国盛动力电池技术(北京)股份公司,未经中能国盛动力电池技术(北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0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可自由组合宽度的新型收卷压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