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刮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9791.2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5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毛乐;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欧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刮油机构,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一般按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其中物理分选处理首先是采用分离装置,将垃圾中的各成分的分离,之后统一回收。这种方法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做到了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和把垃圾所可能造成的污染降到了最低限度。现有的分离装置在油水分离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手动方式将油脂进行分离,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分离过程中由于油脂凝固,分离速度慢,效果差,不能有效的将油脂分离排出,同时工作人员采用手动分离操作,增加工作人员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刮油机构,能够有效的将油脂刮除收集,防止油脂凝固,分离速度快,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刮油机构,包括除油腔,所述除油腔设置在油水分离箱内部,还包括除油槽、固定支架、调节支架、驱动轴、除油齿轮、驱动链条、刮油片、驱动电机、电加热丝,所述除油槽设置在所述除油腔一侧,除油槽上设有集油口;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除油槽内侧,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除油腔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支架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两侧;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两端,驱动轴两端与所述调节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除油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与调节支架连接处;所述驱动链条连接在所述除油齿轮之间,驱动链条数量为2个;所述刮油片连接在2个所述驱动链条之间;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电加热丝设置在所述除油腔内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刮油机构,所述除油槽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延伸出所述除油槽外侧,排油管上设有排油阀。除油槽收集刮油片刮去的油脂,同时通过排油管导出除油槽,通过排油阀控制除油槽内的油脂排放。
如上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刮油机构,所述刮油片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15至45度。刮油片与水平面之间设有夹角,从而使刮油片与除油槽内的污水表面呈一定夹角,有效的将漂浮在污水表面的油脂刮去。
如上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刮油机构,所述除油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柜内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采用PT100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除油槽内的污水温度,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加热丝是否对污水加热,防止油脂凝固,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电加热丝通过控制器实现加热控制,属于现有技术,并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宗旨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除油腔一侧设有除油槽,除油槽上设有集油口,除油槽内侧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连接在除油腔的侧壁上,固定支架两侧设有调节支架,调节支架两端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两端与调节支架通过轴承连接;除油齿轮设置在驱动轴与调节支架连接处;驱动链条连接在除油齿轮之间,驱动链条数量为2个;刮油片连接在2个驱动链条之间;驱动电机与驱动轴连接;电加热丝设置在除油腔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将油脂刮除收集,防止油脂凝固,分离速度快,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刮油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欧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欧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9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