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涂布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9668.0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7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刘振添;王英;洪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鸿森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B05C11/11;B05C1/08;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07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电池 生产 用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涂布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能源与环保形势日益紧张,电池作为动力能源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青睐。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体积轻、重量小、环保无污染等优点,成为动力型电池发展的首选。
涂布是锂离子电池的最重要的工艺流程之一,涂布就是将锂离子电池制造所需要的正极浆料或负极浆料均匀地涂到基体上,目前正极基体是铝箔,负极基体是铜箔。传统的涂布方法需要人工上料,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涂布用上料装置,提高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涂布上料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涂布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置有互相平行的上料辊和传送辊,上料辊与传送辊的横向间距匹配于设定的上料厚度大小,该上料辊一端枢接于机架、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机,该传送辊的两端均枢接于机架;该传送辊前接送卷组件、后接收卷组件,经送卷组件张紧并传送的极片张紧于传送辊接近上料辊的一侧上;上料辊远离传送辊的一侧上设置有储料罐,该储料罐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储料罐的下部设置有面向上料辊的矩形出料口,该矩形出料口的长度匹配于上料辊的长度,矩形出料口的底端连接于一沿斜下方延伸的出料板,该出料板面向上料辊的末端形成出料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储料罐外侧于矩形出料口两侧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卡口,一匹配于矩形出料口的挡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排列的通孔,该通孔匹配于卡口,挡板还配置有匹配于该卡口的卡块,该挡板经穿过通孔卡设于卡口上的卡块可拆卸地连接于储料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储料罐内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液面传感器连接一处理器,该处理器连接一发光警示电路,该发光警示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VCC以及并联于信号输入端VCC的三路支路,支路一上串联有电阻R1和绿色发光二极管,支路一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I/O端口P1.0;支路二上串联有电阻R2、蜂鸣器和红色发光二极管,支路二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I/O端口P1.1;支路三上依次串联有NPN型三极管Q和电阻R3,该NPN型三极管Q的集电极C连接信号输入端VCC,该NPN型三极管Q的基极B连接电阻R3,该NPN型三极管Q的发射极E接地,支路三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I/O端口P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储料罐,提高涂布上料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储料罐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可调整出料口大小的卡口与挡板组件,通过调整出料口的大小,可得到不同的出料速率,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储料罐内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液面传感器还经处理器连接一发光警示电路,提示储料罐内的液面情况,便于及时补充涂布液,提高了上料装置的智能化程度;相对于人工上料,节省了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储料罐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警示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机架;2、送卷组件;3、上料辊;4、传送辊;5、收卷组件;6、储料罐;61、进料口;62、矩形出料口;63、卡口;7、出料板;8、挡板;81、通孔;9、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鸿森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鸿森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9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