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装配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9545.7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恺;桂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金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B25B2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4 | 代理人: | 欧颖,吴婷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装配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连接器生产设备,特别的,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装配生产线。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主要在射频同轴馈线系统中作为连接元件连接相邻两根同轴射频传输线,参见图1,射频同轴连接器一般包括壳体8、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卡簧84与螺套85、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插针81、设置在插针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接触头82与绝缘子83,随着通信与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用户实际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种类随之频繁变动,结构上存在很大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部分射频同轴连接器不设置壳体8、卡簧84、螺套85、插针81、接触头82与绝缘子83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配件,以及某种或某几种配件结构的局部差异等)。
现阶段,针对不同结构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装配大多采用小型手动铆压工具手工完成,一方面,由于操作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不一、工作过程中体能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装配过程中所施的力度也会存在变化,进一步影响了产品的装配精度,且工作效率也较难保证;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种类与结构的频繁变动,进一步限制了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进一步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提升,出品质量较难保证。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方案,在适应不断变化的产品结构的同时,还能尽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装配生产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装配生产线,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壳体上料机组1、卡簧装配机组2、插针绝缘子组件装配机组3、接触头装配机组4与螺套装配机组5,所述壳体上料机组包括机台一10及设置在机台一上的壳体上料机构11与机器人一12,所述卡簧装配机组包括机台二20及设置在机台二上的卡簧分料机构21、卡簧铆压机22与机器人二23,所述插针绝缘子组件装配机组包括机台三30及设置在机台三上的插针分料机构31、绝缘子分料机构32、插针绝缘子组件铆压机33及机器人三34,所述接触头装配机组包括机台四40及设置在机台四上的接触头分料机构41、接触头铆压 机43与机器人四44,所述螺套装配机组包括机台五50及设置在机台五上的螺套上料机构51、螺套铆压机52与机器人五53;
所述卡簧铆压机22、插针绝缘子组件铆压机33、接触头铆压机43与螺套铆压机52分别设置在各自机台靠近前一机台的位置,以分别便于机器人一、机器人二、机器人三、与机器人四将各自机台铆压机上的配件或半成品转送至后一机台的铆压机。
具体的,所述机器人一用于将上料机构送出的壳体转运至卡簧铆压机的承压底座上,所述机器人二、机器人三、机器人四与机器人五均用于将各自对应的机组上的分料机构送出的配件送至各自对应的机组上的铆压机(包括卡簧铆压机、插针绝缘子组件铆压机、接触头铆压机与螺套铆压机)的承压底座上,以供铆压机将该配件与承压底座上承载的由前一台机组的机器人送来的前次半成品装配在一起而构成当次半成品,或不装配该机组对应的配件直接构成当次半成品并转入后一台机组对应的承压底座上,作为后一台机组的前次半成品,其中机器人五对应的当次半成品即为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装配生产线还包括相邻设置在螺套装配机组5之后的检测下料机组6,所述检测下料机组包括机台六60及设置在机台六上的绝缘耐压检测机构61、成品尺寸检测机构62、成品下料机构63与机器人六64,所述机器人五53还用于从螺套铆压机52的承压底座抓取成品送入绝缘耐压检测机构进行绝缘耐压性能检测,所述机器人六64用于抓取绝缘耐压检测机构所检测出的合格成品转送入成品尺寸检测机构62进行尺寸检测,再将成品尺寸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合格成品转送至成品下料机构63。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下料机组6还包括设置在机台六60上的不合格品收集装置65,所述机器人六64还用于将绝缘耐压检测机构和成品尺寸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不合格品转送至不合格品收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料机构、螺套上料机构及成品下料机构均包括安装座7、萃盘71、导轨72与无杆气缸73,所述导轨72与无杆气缸73均固定在安装座上,导轨与无杆气缸活塞运动方向平行,所述萃盘上设置有与无杆气缸活塞形成磁耦合的磁环711,所述萃盘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轨72滑动匹配的滑槽,萃盘可跟随无杆气缸活塞的带动下沿导轨来回滑动,所述萃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单个配件而方便机器人抓取或放置的若干个定位格712,各定位格成阵列式分布在萃盘顶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金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金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9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