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正铲铲斗清淤泥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953.0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6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历娜;马瑞永;杨裕丰;丁跃进;李志鹏;王全永;王存珍;朱金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0 | 分类号: | E02F3/40;E02F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正铲铲斗清 淤泥 结构 | ||
1.一种新型正铲铲斗清淤泥孔结构,包括设置于斗后箱体上的斗后封板(1),所述斗后封板(1)上开有螺栓固定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后封板(1)底部开有与斗后箱体内部相通的清淤泥孔(2),清淤泥孔(2)上可拆卸式盖有与其相适配的盖板(3),盖板(3)上开有与螺栓固定孔(7)同心的螺栓孔(8),螺栓固定孔(7)与螺栓孔(8)均为通孔,斗后封板(1)朝向斗后箱体的一面焊接有焊接螺母(4)并形成一个整体,盖板(3)通过贯穿螺栓固定孔(7)和螺栓孔(8)的螺栓(6)可拆卸式安装于斗后封板(1)背向斗后箱体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正铲铲斗清淤泥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与螺栓(6)之间设置垫片(5),所述螺栓(6)依次贯穿垫片(5)、螺栓孔(8)和螺栓固定孔(7)并通过焊接螺母(4)将盖板(3)固定于斗后封板(1)背向斗后箱体的一面,所述焊接螺母(4)、垫片(5)、螺栓(6)、螺栓固定孔(7)和螺栓孔(8)的数目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正铲铲斗清淤泥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后封板(1)上,清淤泥孔(2)外围设置若干个用于伸入螺栓(6)的螺栓固定孔(7),所述盖板(3)上开有若干个用于伸入螺栓(6)的螺栓孔(8),所述螺栓固定孔(7)与螺栓孔(8)的数目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正铲铲斗清淤泥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后封板(1)上,与清淤泥孔(2)同心且半径为145 mm处均匀设置三个用于伸入螺栓(6)的螺栓固定孔(7),每相邻两个螺栓固定孔(7)的夹角为60°,所述盖板(3)上开有三个用于伸入螺栓(6)的螺栓孔(8),每个螺栓孔(8)与一个螺栓固定孔(7)同心且位置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正铲铲斗清淤泥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后封板(1)上且位于清淤泥孔(2)正上方设置一个用于伸入螺栓(6)的螺栓固定孔(7),所述盖板(3)上设置一个与螺栓固定孔(7)同心的螺栓孔(8),所述斗后封板(1)上且位于清淤泥孔(2)底部焊接加强护板(9),所述盖板(3)插入加强护板(9)与斗后封板(1)形成的间隙(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正铲铲斗清淤泥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泥孔(2)为半圆形、长半圆形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正铲铲斗清淤泥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泥孔(2)为长半圆形,半圆孔半径为100 mm,直边长为50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9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正反铲斗
- 下一篇:一种便于水下移动的挖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