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矿截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200.X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华;王传礼;王开松;王新廷;李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澳德矿山机械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18 | 分类号: | E21C3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603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设备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矿截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镐形截齿是由截齿体和齿头两部分采用钎焊而制成,齿头镶嵌在截齿体前端齿腔内。截齿体一般采用中碳高强度合金钢经调质处理加工而成,齿座组织多为回火马氏体或回火屈氏体,齿头是由较高硬度的耐高温碳化钨和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铁族金属钴,按照截齿切割煤岩性质进行配比而成。
但现有的截齿由于受到磨损、减震的影响比较大,这种磨损使齿头柱体较快地暴露出来,钎焊及周边的基体越来越低,最终使齿头暴露而脱落。这种截齿的失效形式一般占总失效形式的 90%左右,在对坚硬的花岗岩、硬石灰岩等工作对象截割时,此种情况更为突出,故现有截齿的寿命及安全性问题成了一个行业内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新型采矿截齿。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采矿截齿,包括硬质截齿头、齿座、截齿体、撑杆、齿腔和装配孔;所述截齿体上端向内倾斜呈圆形齿腔;所述截齿头设置在齿腔内;所述齿腔下方紧密连接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块平;所述橡胶块下端面螺栓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四周固定设置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上端固定在齿座上端面外侧;所述减震圈下端固定在齿座底部上端面;所述撑杆下端面螺栓固定在齿座下底部内侧端面;所述齿座外下端面焊接有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下端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焊接在固定安装座上端面;所述截齿体下端面与齿座上端面连接处设置有防磨圈。
上述的一种采矿截齿,所述装配孔纵向切面由上而下呈倒U型结构。
上述的一种采矿截齿,所述齿座与截齿体下部分结构内圈形成内腔结构。
上述的一种采矿截齿,所述减震圈、橡胶块和撑杆均设置在内腔中。
上述的一种采矿截齿,所述内腔纵向截面呈T型结构。
上述的一种采矿截齿,所述内腔T型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连接处在所述横向结构上表面设置有双钢丝挡圈。
上述的一种采矿截齿,所述弹性挡圈部结构构成减震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新型采矿截齿具有减震效果好、使用更安全和工作性能好等优点,从而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硬质截齿头;2、齿座;3、截齿体;4、固定安装座;5、连接块;6、撑杆;7、防磨圈;8、双钢丝挡圈;9、橡胶块;10、减震圈;11、弹性挡圈;12、齿腔;13、减震系统;14、内腔;15、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采矿截齿,包括硬质截齿头、齿座、截齿体、撑杆、齿腔和装配孔;所述齿座与截齿体下部分结构内圈形成内腔结构;所述内腔纵向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内腔T型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连接处在所述横向结构上表面设置有双钢丝挡圈;所述截齿体上端向内倾斜呈圆形齿腔;所述截齿头设置在齿腔内;所述齿腔下方紧密连接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纵向切面由上而下呈倒U型结构;所述装配孔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块平;所述橡胶块下端面螺栓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四周固定设置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上端固定在齿座上端面外侧;所述减震圈下端固定在齿座底部上端面;所述撑杆下端面螺栓固定在齿座下底部内侧端面;所述减震圈、橡胶块和撑杆均设置在内腔中;所述齿座外下端面焊接有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部结构构成减震系统;所述弹性挡圈下端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焊接在固定安装座上端面;所述截齿体下端面与齿座上端面连接处设置有防磨圈。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澳德矿山机械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澳德矿山机械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