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流道旋涡净化器及装有该种净化器的净化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179.3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于维礼;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维礼;张峰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张立晶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流 旋涡 净化器 装有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的烟气净化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双流道旋涡净化器及使用该种净化器净化塔。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的烟气净化装置,以往多采用一种空塔式净化塔,其主要由净化塔塔体、浆液池、喷淋管网(多层喷淋管网)、喷嘴、除雾器及浆液循环泵等结构组成。空塔式净化塔的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运行过程中不易发生堵塞现象。但是,其净化效率较低,是目前烟气净化装置中效率最低的一种塔型净化装置。该装置如欲实现较高净化效率的要求,则,必须增加循环浆液数量,以增大液气比。为此,必须增加浆液循环泵的台数。增加循环泵势必带来电能量的消耗,故,空塔式净化塔存在能耗高的缺陷。
为改进提高前述空塔式净化装置的烟气净化效率,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由净化塔塔体1、单通道净化器4、浆液池2、喷头6、输液管3b、循环泵3a、除雾器5等构成的单通道旋流式净化塔,单通道净化器4固定在隔板7上,隔板7固定在净化塔塔体1内部的喷头6与浆液池2之间。如图2、图3所示,所述单通道净化器4包括:法兰4a、筒体4b、导流叶片4c、中心短管4d,其中,法兰4a固定安装在筒体4b顶部,导流叶片4c数量为多个,均具有导向角,导流叶片4c的外端与筒体4b内壁固定连接,导流叶片4c的内端与中心短管4d固定连接,相邻导流叶片4c之间具有间隙供烟气及浆液通过。
经应用实践和测试证明,单通道旋流式净化塔与空塔式净化塔相比,提高了净化率,降低了液气比。但是,由于烟气和浆液通过单通道净化器时混合流场的特性所决定,其净化效率随净化器筒体直径的增大而降低。为了满足高净化效率的要求,净化器筒体直径一般设置在ф15~ф30cm之间。若以处理100万M3/h烟气的净化塔为例,则,需要安装440~1750个净化器。如此,将增加净化塔的制造成本以及工艺结构等方面的难度。其次,小直径的净化器易发生堵塞现象,不利于净化塔的安全稳定运行。鉴于上述,改进现有单通道旋流式净化塔所存在结构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也是可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一种由塔体、除雾器、浆液池、循环泵、输液管、喷头、隔板、以及由筒体、中心柱和导向叶片构成的单通道净化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筒体直径大、工艺及结构简单、净化率高、能耗低的双流道旋涡净化器及应用该种双流道旋涡净化器的净化塔。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流道旋涡净化器,包括:法兰、内筒、外筒、内导流叶片、外导流叶片,其中,
法兰固定安装在外筒顶部;
内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径向连接的内导流叶片;
内导流叶片数量为多个,均具有导向角,内导流叶片的外端与内筒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的内导流叶片之间具有间隙供烟气及浆液通过;
内、外筒之间设有若干径向连接的外导流叶片;
外导流叶片数量为多个,均具有导向角,外导流叶片的外端与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外导流叶片的内端与内筒的外壁固定连接,相邻的外导流叶片之间具有间隙供烟气及浆液通过。
内筒内部为供烟气及浆液通过的内流道、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环形为供烟气及浆液通过的外流道,即形成了本实用新型双流道旋涡净化器的双流道。
优选的,所述内、外筒的高度相同,内、外筒的高度范围是500mm~1500mm,所述高度对于烟气及浆液流动均匀性产生影响,当内、外筒的高度相同并且在上述范围内,烟气均匀性最佳。
优选的,所述内、外筒为同轴圆筒,形成的双流道,烟气旋涡通过的效率更好。
优选的,所述内导流叶片的内端与加强环或中心短管固定连接,增加了整体强度,双流道旋涡净化器的结构更稳固、性能更稳定。相比与中心短管固接,当内导流叶片的内端与加强环固接时:多个内导流叶片分别与加强环固定连接,加强环的环状结构更易于烟气及浆液通过。
优选的,该双流道旋涡净化器还包括:增效环,所述增效环可以固定安装在内筒的内壁上端、外筒的内壁上端或者内、外筒的内壁上端,用于均流流场。
优选的,所述内导流叶片的导向角为20°~35°,沿双流道旋涡净化器轴线方向进入的烟气和浆液,在具有导向角的内导流叶片作用下,形成旋转上升的旋流场、漩涡场,流出双流道旋涡净化器。
优选的,所述外导流叶片的导向角为20°~35°,沿双流道旋涡净化器轴线方向进入的烟气和浆液,在具有导向角的外导流叶片作用下,形成旋转上升的旋流场、漩涡场,流出双流道旋涡净化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维礼;张峰,未经于维礼;张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