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孔隙度重叠的流体识别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7576.9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培罡;曹书坡;张娟;郑以萍;王玮;杨加太;温新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培罡 |
主分类号: | G01V3/18 | 分类号: | G01V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孟凡臣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孔隙 重叠 流体 识别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勘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双孔隙度重叠的流体识别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勘探中,低孔、低渗储层的泥质和胶结物含量较高,储层的识别难度相对增加;导致孔隙度测井仪器的测量精度降低,进而导致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不够,储量计算不准;为此很难建立准确的测井响应理论模型,传统的采集储层流体识别采集数据,受低孔、低渗储层的影响导致数据的不够准确性,给油气勘探储量计算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是:现有的采集储层流体识别采集数据,受低孔、低渗储层的影响,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够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孔隙度重叠的流体识别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导电孔隙度探头和有效孔隙度探头探测到的数据,再经过单片机处理后进行存储,使得到的数据不受低孔、低渗储层的影响,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孔隙度重叠的流体识别数据采集装置,
包括井下套管和测量组管,所述井下套管与所述测量组管连接;
所述测量组管内部设置密封电器仓和测器仓,所述测器仓的两端设置有效孔隙度探头和导电孔隙度探头,所述密封电器仓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外部连接端口和防水充电插座;
所述密封电器仓的内部设置有供电单元、单片机和数据储存模块,所述供电单元和数据储存模块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所述有效孔隙度探头和导电孔隙度探头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所述防水充电插座与所述供电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储存模块与所述防水外部连接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孔隙度重叠的流体识别数据采集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井下套管和测量组管;所述井下套管与所述测量组管连接;所述测量组管内部设置密封电器仓和测器仓;所述测器仓的两端设置有效孔隙度探头和导电孔隙度探头;所述密封电器仓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外部连接端口和防水充电插座;所述密封电器仓的内部设置有供电单元、单片机和数据储存模块;所述供电单元和数据储存模块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有效孔隙度探头和导电孔隙度探头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防水充电插座与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储存模块与所述防水外部连接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孔隙度重叠的流体识别数据采集装置,利用导电孔隙度探头分别对储层中油、气、水三相介质对的不同响应特征进行探侧,再由单片机收取的信号源换算出储层中导电孔隙数据传输至数据储存模块进行储存;利用有效孔隙度探头探侧矿物骨架及孔隙中不导电流体的信号源,由单片机将数据换算出地层导电部分孔隙的大小数据,再传输至数据储存模块进行储存。使得到的数据不受低孔、低渗储层的影响,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电器仓的内部还设置有充放电控制电路,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供电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组管两端分别设置上连接丝扣和下连接丝扣,所述井下套管通过所述下连接丝扣与所述测量组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为SCENIX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为锂电池组。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外部连接端口为防水数据USB端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双孔隙度重叠的流体识别数据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双孔隙度重叠的流体识别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井下套管9和测量组管14,井下套管9与测量组管14连接;
测量组管14内部设置密封电器仓3和测器仓13,测器仓13的两端设置有效孔隙度探头6和导电孔隙度探头7,密封电器仓3的外部设置有防水外部连接端口1和防水充电插座2;
密封电器仓3的内部设置有供电单元11、单片机5和数据储存模块12,供电单元11和数据储存模块12分别与单片机5连接;
有效孔隙度探头6和导电孔隙度探头7分别与单片机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培罡,未经任培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7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