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介电弹性体发电机的柔性电极涂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7485.5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波;任钰雪;鄂世举;夏文俊;高昭;罗罕频;杨灿;任华林;王维传;金建华;郭壮;徐阁;竺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C11/04 | 分类号: | B05C11/04;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弹性体 发电机 柔性 电极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介电弹性体发电机的柔性电极涂覆装置,属于介电弹性体发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介电弹性体(Dielectric elastomer,DE)是一种具有电活性的弹性体材料,能够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形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同样,它的逆过程也可以用于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介电弹性体发电的结构类似于三明治,在DE薄膜的上下两表面涂覆一层柔性电极材料,例如碳油、石墨粉、碳纳米管等。但是电极材料的涂覆多为手动刷涂,导致涂覆规格标准性差,涂覆电极表面不均匀,降低了介电弹性体使用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设计一种专门的电极涂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介电弹性体电极涂覆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介电弹性体发电机的柔性电极涂覆装置。该涂覆装置主体由底座,膜框架,固定膜框架,移动平台,丝杆,导轨与步进电机组成。其中,膜框架通过角码固定在底座上,固定膜框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膜框架上;丝杆与导轨安装在丝杆底座上,并在其中一端的丝杆底座上连接有步进电机,丝杆底座通过角码固定在底座上,移动平台通过丝杆螺母和直线轴承与丝杆和导轨相连。
所述移动平台由平台、螺旋测微头、刮片组成。螺旋测微头通过其上的法兰与平台相连。刮片与导杆以及刮片固定装置共同构成刮片组,刮片组通过导杆固定在平台上,并且刮片固定装置的底端与螺旋测微头的顶端相连。所述固定膜框架由上框架、下框架与介电弹性体膜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将介电弹性体膜通过固定膜框架固定在涂覆装置中心膜框架上;通过螺旋测微头调节刮片与介电弹性体膜的距离,以此来确定电极涂覆的厚度;控制步进电机使刮片左右移动,完成涂覆工作;刮片组与丝杆螺母等结构设计为左右两个,在电极涂覆时,左右两个刮片共同工作,以避免一边涂覆造成膜的变形出现涂覆厚度的偏差。
特色与优势:①采用刮片的形式来代替刷子涂覆,提高了电极涂覆的均匀度;②采用螺旋测微头来移动刮片到膜的距离,提高了电极厚度涂覆的精度,减少了不同电极材料性能对比的误差;③涂膜时,前后刮片同步平行运动,可抵消涂膜时柔性膜的弹性变形,保证涂膜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电极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移动平台F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固定膜框架I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涂覆装置主体由底座A,膜框架B,固定膜框架I,移动平台F,丝杆E,导轨G与步进电机H组成。其中,膜框架B通过角码C固定在底座A上,固定膜框架I通过螺栓固定在膜框架B上;丝杆E与导轨G安装在丝杆底座D上,并在其中一端的丝杆底座D上连接有步进电机H,丝杆底座D通过角码C固定在底座A上。移动平台F通过丝杆螺母J和直线轴承K与丝杆E和导轨G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平台F由平台F1、螺旋测微头F2、刮片F5组成。螺旋测微头F2通过其上的法兰F201与平台F1相连。刮片F5与导杆F6以及刮片固定装置F4共同构成刮片组,刮片组通过导杆F3固定在平台F1上,并且刮片固定装置F4的底端与螺旋测微头F2的顶端相连。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膜框架I由上框架I1、下框架I3与介电弹性体膜I2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将介电弹性体膜I2通过固定膜框架I固定在涂覆装置中心膜框架B上;通过螺旋测微头F2调节刮片F5与介电弹性体膜I2的距离,以此来确定电极涂覆的厚度;控制步进电机H使刮片F5左右移动,完成涂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7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型钢的免焊扣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增强润滑密封效果的浇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