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颅磁刺激拍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7037.5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苏敏;姚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片 弧形头部 接触件 经颅磁刺激 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弧形条 刺激 卡槽 目标刺激 主体架 卡位 定位标记 弧形顶端 头部保持 医疗设备 半透明 固定带 连线 贴合 位点 磁场 平行 垂直 聚焦 透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颅磁刺激拍定位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经颅磁刺激拍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架、定位片、固定带;所述主体架包括刺激拍卡位、定位片卡槽、弧形头部接触件;所述定位片卡槽位于刺激拍卡位和弧形头部接触件之间;弧形头部接触件包括平行的上弧形条和下弧形条,且弧形头部接触件的上弧形条的弧形顶端与定位片卡槽接触;所述定位片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定位片上有定位标记。本实用新型的经颅磁刺激拍定位装置,弧形头部接触件可以与头部保持较好的贴合,舒适感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刺激拍磁场聚焦位点与头部的目标刺激点之间的连线能够与刺激拍一直保持垂直,从而不会导致目标刺激点接收到的刺激变弱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拍定位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仪(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简称TMS)是一种兴奋或抑制大脑神经元的无创治疗仪器,主要用于治疗癫痫症、帕金斯症、抑郁和失眠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经颅磁刺激器中的刺激拍采用高强度线圈,在刺激拍中通过数千安培的脉冲电流,以在刺激拍周围产生快速变化的磁场脉冲,磁场可以无损耗地穿过受试者的头皮和颅骨,作用于其下的大脑皮层,诱导神经细胞发生电位活动的改变,以引起神经细胞兴奋、肌肉收缩、激素分泌等一些反应。
人类大脑是可分为多个功能特化的亚区,为了调节某个异常脑区的功能活动而不影响其他正常脑区,通常要求TMS的刺激范围只能聚焦在较小的范围。现有技术已有报道了经颅磁场刺激定位帽,然而刺激拍具有一定大小,且不是透明的,在实际操作时,无法确认刺激拍的相应位置是否对准了头部的目标位置。此外,一般情况下,刺激拍的磁场聚焦位点与头部的目标刺激点之间的连线与刺激拍垂直时,磁场脉冲对头部的目标刺激点的刺激性最强。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刺激拍具有一定大小,稍微倾斜一点就会导致上述连线与刺激拍不垂直,即导致了目标刺激点接收到的刺激变弱。
已有报道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再定位卡套,将线圈卡套的内缘形状设置成与8字型线圈的外缘形状相匹配,同时线圈卡套内还有用于确定线圈卡套中心点的定位部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在导航系统初次定位体表的治疗靶点后,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利用此靶点再定位卡套即可找到线圈在体表的位置,无需重复使用导航系统。然而,这样的卡套,还存在如下问题:(1)只适合于8字型线圈的刺激拍,然而目前很多国产的刺激拍刺激面为长方形;(2)仍然无法解决目前存在的工作过程中刺激拍磁场聚焦位点与头部的目标刺激点之间的连线与刺激拍无法一直保持垂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拍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经颅磁刺激拍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架、定位片、固定带;所述主体架包括刺激拍卡位、定位片卡槽、弧形头部接触件;所述定位片卡槽位于刺激拍卡位和弧形头部接触件之间;弧形头部接触件包括平行的上弧形条和下弧形条,且弧形头部接触件的上弧形条的弧形顶端与定位片卡槽接触;所述定位片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定位片上有定位标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刺激拍卡位内缘形状与刺激拍内缘形状相匹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头部接触件的弧形条表面覆盖有软质材料。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弧形头部接触件紧密地贴合头皮,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而且软质材料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质材料为硅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头部接触件还包括侧板A、侧板B、底板;上弧形条的两端分别与侧板A上端外侧、侧板B上端外侧连接,下弧形条的两端分别与侧板A下端外侧、侧板B下端外侧连接;且弧形头部接触件的侧板A和侧板B通过底板连接;侧板A形成的平面与底板垂直,侧板B形成的平面与底板垂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弧形条和下弧形条的宽度在2mm-10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7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颅磁刺激拍定位卡套
- 下一篇:非接触式测温预警TDP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