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含油及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的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6785.1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6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斯文;张建明;黄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含油 降解 有机物 工业废水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含油及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工业企业增多,带来更为复杂的工业废水治理问题。如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工业废水,普遍具有含油粒、含较高浓度有机物,含有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特点,由于这些企业很多为中小规模,废水量不大,经济投入有限,因此急需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效果稳定、运行成本低的工业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处理后的废水一般要求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 2462-205)后,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道。
常规污水处理的沉淀池、A20生物池等,无法较好的去除油粒,并且针对该类型废水的直接可生化性并不好,导致处理效果不稳定,而且构筑物数量较多,占地面积大、土建和设备成本比较高;而新兴的超滤、MBR、臭氧活性炭等工艺,具有设备多,反冲洗水量大,运行成本比较高的特点,对于中小型企业也难以普遍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处理含油及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的一体化装置,所述装置使用方便、构造简单、占地小、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主要针对含有分散油粒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处理含油及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相邻的隔油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沉淀池,所述隔油初沉池和生物沉淀池位于水解酸化池同侧,所述隔油初沉池位于生物沉淀池上方;所述隔油初沉池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连通管,隔油初沉池通过出水连通管与水解酸化池底部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上设有连通管,水解酸化池通过连通管与生物沉淀池底部连通;所述生物沉淀池侧壁上设置有滗水器,所述滗水器连接有尾水排放管。
所述隔油初沉池顶部设置有向池内中部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置有集油管,所述集油管朝向进水管;隔油初沉池底部设置有布气管道和排泥管、设有进水管的侧壁上安装有扫油管;所述集油管和扫油管位于隔油初沉池液面位置;所述隔油初沉池上设置有与出水连通管连接的初沉池集水堰,所述初沉池集水堰与隔板另一侧相对。
所述水解酸化池底部设有穿孔配水管、侧壁中部设有搅拌器,所述穿孔配水管与出水连通管相接;所述水解酸化池上设有酸化池集水堰,所述酸化池集水堰与连通管相接;水解酸化池中部设置有污泥排放管。
所述生物沉淀池底部设有空气管,所述空气管垂直于生物沉淀池底部,空气管底部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头;所述生物沉淀池底部设有回流污泥泵,所述回流污泥泵上接有回流污泥管,所述回流污泥管与水解酸化池相连通。
所述进水管位于隔油初沉池内的一端为配水管,所述配水管与进水管另一端垂直、且长度与所在的隔油初沉池侧壁底边相等,所述配水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出水孔。
所述布气管道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5-8㎜。
所述穿孔配水管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30-50㎜。
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复合材料、防腐钢制材料进行预制,建设周期短;并且为一体化设施,占地面积小,一组装置即可实现隔油沉淀,水解酸化,生物处理及沉淀出水的各种工况,最终达标排入市政管网。该装置的工艺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隔油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和生物沉淀池三个处理单元组成,处理后污水经过滗水器与出水管连通排放。
废水首先进入隔油初沉池,隔油初沉池总停留时间为1.5-2小时,池底部设置了布气管道,废水中较轻的悬浮物和油粒则附着在微气泡上,通过浮力作用到达表面,再经过表面扫油管的吹扫,悬浮物和油粒将被另一侧的集油管收集,而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及杂质则通过重力作用,沉淀下来,通过隔油初沉池排泥管排走;废水经过隔油初沉池后,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为12-14 小时,为提高水解酸化效果,将后续生物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提高污泥浓度,通过本单元不仅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可以部分有机物被分解,cod值降低;水解酸化池通过集水堰收集废水后,通过连接管排入生物沉淀池。生物沉淀池为连续进水,间歇出水的处理单元,一个运行周期为4小时,0-2时为曝气阶段,2-3.5小时为沉淀阶段,3.5-4小时为滗水阶段。生物沉淀池污泥浓度4g/L,气水比为5:1,处理后尾水,通过滗水器收集后,进入尾水排放管,最终达标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6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液态落地油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