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的长蓄热式燃烧明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6629.5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崇智;宗寒;沈抗勇;李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蓝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3 | 代理人: | 田建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燃烧 系统 明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式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的长蓄热式燃烧明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节能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成为必然趋势。在我国,工业炉窑是能耗大户,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且能源利用率普遍较低,约为20%,其节能潜力较大。蓄热式燃烧器正是应用于工业炉窑的具有较大节能效果的燃烧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和排烟状态的来回切换,利用烟气余热来预热助燃空气:排烟时,高温烟气经过蓄热体,将热量储存在蓄热体当中;燃烧时,助燃空气经过被烟气加热的蓄热体,温度升高。为了保持工艺的连续性,蓄热式燃烧器一般都是成对布置。现有的明火系统地非得利用率低,主要靠燃气作为燃料,废气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的长蓄热式燃烧明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升温后的助燃空气能使长明火燃料燃烧更充分、燃烧火焰更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的长蓄热式燃烧明火系统,包括左侧连接管和换向阀,所述左侧连接管安装在左侧燃烧器的底部,所述左侧燃烧器安装在炉体的一侧边处,所述炉体的另一侧边处安装有右侧燃烧器,同时右侧燃烧器的底部安装有右侧连接管,所述左侧燃烧器和右侧燃烧器上都安装有燃气管,所述换向阀上设置的左侧燃烧器接口与左侧连接管的出气口连通,换向阀上设置的右侧燃烧器接口与右侧连接管的出气口连通,换向阀上设置的空气入口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换向阀上设置的烟气出口与引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左侧燃烧器的内部设置有蓄热式烧嘴A和蓄热陶瓷A,且蓄热式烧嘴A位于蓄热陶瓷A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左侧燃烧器和右侧燃烧器上设置的燃气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和引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换向阀的内部设置的阀芯通过销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热式烧嘴A与炉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右侧燃烧器的内部设置有蓄热式烧嘴B和蓄热陶瓷B,且蓄热式烧嘴B位于蓄热陶瓷B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内部与蓄热式烧嘴B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燃气管分别与蓄热式烧嘴A和蓄热式烧嘴B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左侧燃烧器和右侧燃烧器的体积大小和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长明火系统的助燃空气经过被烟气加热的蓄热体后温度升高,间接地回收了烟气余热,达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2)升温后的助燃空气能使长明火燃料燃烧更充分、燃烧火焰更稳定;
(3)本长明火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减少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无需炉窑和蓄热式燃烧器做出较大改动,且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连接管;2-左侧燃烧器;3-炉体;4-燃气管;5-右侧燃烧器;6-右侧连接管;7-鼓风机;8-换向阀;9-引风机;10-控制阀;11-蓄热式烧嘴A;12-蓄热陶瓷A;13-蓄热式烧嘴B;14-蓄热陶瓷B;15-空气入口;16-左侧燃烧器接口;17-右侧燃烧器接口;18-阀芯;19-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蓝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蓝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6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道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预混式蓄热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