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的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6321.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2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程东祥;陈静;万丽娟;郑朝成;颜大伟;吴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13/10 | 分类号: | C01B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臭氧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的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由于臭氧净化装置具有消毒杀菌、除异臭味、保鲜防霉、驱害防虫等作用,己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车间及医药工业洁净室与其他工业洁净室。现有的臭氧发生器携带不便,而且由于其使用时震动较大,放置后难以稳定支撑,因此为了使臭氧净化设备的应用领域更为广泛,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便携式的臭氧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的臭氧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支撑架及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端中部,所述臭氧发生器左右两端设置有固定于支撑架上的竖板,所述竖板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臭氧发生器上方设置有包围其上部的弧形防烫罩,所述弧形防烫罩与臭氧发生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弧形防烫罩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竖板内侧;所述弧形防烫罩上方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通过连接杆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支撑导轨上,支撑导轨内部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液压缸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支撑导轨之间设有第三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脚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左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臭氧发生器右侧设置有出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板上设置有与进气管及出气管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缓冲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板的下端面上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为橡胶减震防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液压缸轴线呈水平布置,第二液压缸轴线呈竖直布置,第三液压缸两端分别与支撑导轨底面、第二液压缸侧端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外设置有多个散热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及第三液压缸均为手动液压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提手,方便携带臭氧发生器;设置弧形防烫罩,在不影响臭氧发生器散热的情况下,避免提起其时被烫伤;设置缓冲套,减少使用时震动对进气管及出气管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放置使用时,第一液压缸长度伸长将第二液压缸向外侧推出,此时第三液压缸长度也同步伸长,使得第二液压缸保持竖直状态,同时脚板以及防滑层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这样在第二液压缸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放置面积,提高本新型放置时的稳定性,避免使用时由于震动导致的打滑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携带方便,再不影响其散热性能的同时避免使用者被烫伤;放置时能避免设备打滑,支撑稳定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缓冲套,3-臭氧发生器,4-竖板,5-弧形防烫罩,6-提手,7-连接杆,8-出气管,9-支撑架,10-支撑导轨,11-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3-第三液压缸,14-脚板,15-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便携式的臭氧发生器,包括支撑架9及臭氧发生器3,所述臭氧发生器3固定安装于支撑架9上端中部,所述臭氧发生器3左右两端设置有固定于支撑架9上的竖板4,所述竖板4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臭氧发生器3上方设置有包围其上部的弧形防烫罩5,所述弧形防烫罩5与臭氧发生器3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弧形防烫罩5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竖板4内侧;所述弧形防烫罩5上方设置有提手6,所述提手6通过连接杆7与竖板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9设置在支撑导轨10上,支撑导轨10内部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液压缸11,所述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液压缸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2与支撑导轨10之间设有第三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2的活塞杆端部与脚板1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6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