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林区树叶的便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5891.8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李耀翔;汪紫阳;尹世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59;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林区 树叶 便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林区树叶的便携装置。
背景技术
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辐射波,美国材料检测协会(ASTM)将近红外光谱区定义为780-2526nm的区域,是人们在吸收光谱中发现的第一个非可见光区。近红外光谱区与有机分子中含氢基团(O-H、N-H、C-H)振动的合频和各级倍频的吸收区一致,通过扫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信息。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随着近几年来,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的成本开始下降,这样测量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开始随之不断的扩大。这项技术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例如:操作起来十分的简便,不会对样品进行破坏,成本低廉,效率高,速度快以及无污染等。在当前的新形势之下,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在我国的林业木材检测以及种子质量检测等很多的方面被普遍的采用。
目前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NIR)不仅可以预测纸浆产量、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热水抽提物和碱抽提物,还可以用来检测纸浆疲劳程度,测量纸张的撕裂指数、爆破指数、弹性模量等。
另外,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NIR技术是一种很有前途、很有潜力的无损预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木材密度、含水率、MOE、MOR等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快速预测。
然而,传统的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只能在室内对木材试件进行检测,检测分析平台相对固定,并不能对林区的立木的某部位进行检测分析,具有很大的操作局限性。此外,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针对林区木材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便携设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林区树叶的便携装置,对林区的立木的树叶进行检测分析,携带方便,操作容易,检测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林区树叶的便携装置,包括背包、近红外光谱仪、计算机、以及调节控制杆,背包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内设有近红外光谱仪,第二容置腔内设有计算机,调节控制杆设有用于夹持树叶的夹持器和用于检测树叶的检测器,夹持器和检测器位置配合,检测器、近红外光谱仪和计算机依次相连;检测器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呈喇叭状,信号发射器位于信号接收器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背包采用防水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调节控制杆具有伸缩式握柄。
优选地,所述调节控制杆设有与所述夹持器相连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开关。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林区树叶的便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林区的立木的树叶进行检测分析,携带方便,操作容易,检测准确。
2、信号接收器呈喇叭状,接受反射光信号更加全面、准确,从而使计算机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林区树叶的便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显示为用于检测林区树叶的便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背包
2 近红外光谱仪
3 计算机
4 检测器
41信号接收器
42信号发射器
5 调节控制杆
51伸缩式握柄
6 夹持器
7 树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5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