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5505.5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惠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思通(厦门)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0 | 分类号: | F16D65/00;F16D65/095;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入式 防尘套 结构 制动 卡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卡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与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汽车上最基本的主动安全装备就要数制动系统了,而制动时使汽车从高速行驶到静止中出力最大的正是每个车轮上的制动卡钳,正是它对制动盘最热烈的紧紧拥抱才使车辆嘎然而止。
然而现有的制动卡钳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制动卡钳的防尘套与销配合部,设计为防尘套配合处采用冲压铁件与橡胶合为一体结构,其配合部与固定架采用过盈配合,在组成装配时需用特殊工装配合亚铆设备铆压装配,因防尘为橡胶件在铆压过程中容易造成破损,导致防尘性能失效,销卡滞异常产生刹车拖滞,且本身防尘套制程采用橡胶包裹铁件其成本高、工艺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包括防尘套一和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设置有放气螺丝,所述放气螺丝的外部套接有放气帽,所述缸体的两侧通过轭簧对称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缸体的一侧固定架的外部套接有防尘套一,且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衬套与副销连接,所述副销的顶部设置有结合螺栓一,所述缸体的另一侧固定架的外部套接有防尘套二,且固定架的内部嵌入有主销,所述主销的顶部设置有结合螺栓二,所述缸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防尘圈,且防尘圈的外部套接有扣环,所述活塞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油封圈,所述缸体的内部设置有外刹车片和内刹车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轭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轭簧关于缸体的竖直中线两两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尘套一和防尘套二均配合为唇部设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架配合为凹槽部设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结合螺栓一与结合螺栓二关于缸体的竖直中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取消了防尘套的冲压件的零件,使得整体组装时非常简易,无需辅助机台进行辅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实际的制造成本,其次,在防尘套与固定架配合的唇部设计的扣入式结构,同时修改了与其配合的固定架的沟槽部分,在组装时只要把防尘套唇部先行塞入固定架沟槽中,再用手工沿唇部绕一周确保唇部导入沟槽即可,用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可完全杜绝破损的风险,并起到较好的防尘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的防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的防尘套与固定架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的爆炸图。
图例说明:1-结合螺栓一、2-副销、3-防尘套一、4-衬套、5-固定架、6-放气帽、7-放气螺丝、8-缸体、9-结合螺栓二、10-主销、11-防尘套二、12-轭簧、13-防尘圈、14-扣环、15-内刹车片、16-外刹车片、17-油封圈、18-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扣入式防尘套结构制动卡钳,包括防尘套一3和缸体8,缸体8的顶部设置有放气螺丝7,放气螺丝7的外部套接有放气帽6,缸体8的两侧通过轭簧12对称连接有固定架5,缸体8的一侧固定架5的外部套接有防尘套一3,且固定架5的内部通过衬套4与副销2连接,副销2的顶部设置有结合螺栓一1,缸体8的另一侧固定架5的外部套接有防尘套二11,且固定架5的内部嵌入有主销10,主销10的顶部设置有结合螺栓二9,缸体8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8,活塞1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防尘圈13,且防尘圈13的外部套接有扣环14,活塞1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油封圈17,缸体8的内部设置有外刹车片16和内刹车片15。
轭簧1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轭簧12关于缸体8的竖直中线两两对称,防尘套一3和防尘套二11均配合为唇部设计,固定架5配合为凹槽部设计,结合螺栓一1与结合螺栓二9关于缸体的竖直中线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思通(厦门)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思通(厦门)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5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