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14976.4 | 申请日: | 2017-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敛 磁场 烧结 钕铁硼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
背景技术
烧结钕铁硼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在医疗、通信、电器设备、仪表、电机等方面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制造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的过程包括配料、甩带、氢破碎、气流磨制粉、压制成型、烧结等。其中压制成型的目的是利用钕铁硼专用模具,使磁性粉末具有一定的形状、尺寸、压制密度和强度,然后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压制的质量不仅影响后续烧结后的毛坯尺寸,同时对磁体的磁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压制方块产品为例,普通的模具如图1所示,两边的导磁板1和非导磁板2做成方方正正形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压制过程磁场的大小和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两边的导磁板做成收敛一定的角度结构,同时相应的非导磁侧板配合制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磁场的大小和分布的均匀性,通过模拟分析可以提高约1000Gs。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其包括:
沿磁场取向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
与磁场取向方向垂直的两个第二侧板,其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首尾衔接围合成模具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向内收敛形成一第一凸起部;
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向内收敛形成一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二凸起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中,所述第一侧板采用选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第二侧板采用不导磁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中,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端具有直角卡槽;
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直角卡槽相匹配的直角凸块。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中,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中部具有一平面;
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端两个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平面相贴合的平面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丝穿过所述紧固螺纹孔将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和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中,所述不导磁材料为不导磁硬质合金、不导磁G60、或者不导磁70M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高取向磁场的均匀性,使产品在取向充磁过程中,处于更均匀磁场区,提高产品的磁性能;同等条件下提高取向磁场的强度,进而,减小充磁电流大小,减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钕铁硼磁体压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其包括:
沿磁场取向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3;
与磁场取向方向垂直的两个第二侧板4,其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3首尾衔接围合成模具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侧板3的内侧面向内收敛形成一第一凸起部;
所述第二侧板4的内侧面向内收敛形成一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二凸起部。
所述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中,所述第一侧板3采用选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第二侧板4采用不导磁材料制成。
所述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中,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端具有直角卡槽;
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直角卡槽相匹配的直角凸块。
所述的收敛磁场烧结钕铁硼用模具中,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中部具有一平面;
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端两个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平面相贴合的平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4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气浮平台的位移传感器校准装置
- 下一篇:可在线热处理的增材制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