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热施疗功能的按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4689.3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2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寒;洪仲进;严金森;陈明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单元 壳体 按摩机构 本实用新型 开口 按摩件 红外线 施疗件 支撑件 集中反射 用户身体 反射膜 有效地 内壁 容置 反射 发射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热施疗功能的按摩机构,具有支撑件、支撑于支撑件上的按摩件和热施疗件,所述热施疗件包含发热单元和容置所述发热单元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面向按摩件的施疗位置的开口,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可将发热单元发射的红外线沿所述开口反射至施疗位置的反射膜。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构可将发热单元产生的红外线集中反射至壳体上的开口,以对用户身体进行热施疗,进而有效地提升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热施疗功能的按摩机构。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CN102665640B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按摩功能的按摩机,该按摩机带有加热功能的按摩件具有发热件30和容置发热件30的第一壳体部件31和第二壳体部件32。该发热件30系采用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至用户身体上,该发热件30的热传导方向较为分散,仅有一小部分热量可作用于用户身体,热能利用率低。同时发热件30与摩擦辊24具有一定距离,导致发热件30在对用户身体第一部位按摩时,摩擦辊24在对用户身体第二部位进行按摩,即两者作用于用户身体的位置并不相同,施疗效果并不理想。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按摩机构热传导较为分散,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热施疗功能的按摩机构,具有支撑件、支撑于支撑件上的按摩件和热施疗件,所述热施疗件包含发热单元和容置所述发热单元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面向按摩件的施疗位置的开口,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可将发热单元发射的红外线沿所述开口反射至施疗位置的反射膜。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方式进一步优化。
较佳地,所述壳体上的开口位置配置有透明封装件。
较佳地,所述发热单元通过支撑件支撑于所述壳体中部,以使所述发热单元与所述反射膜具有一定的间距,且所述支撑件采用热传导率低于所述壳体的部件。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含有上盖和下盖,所述支撑件包含位于上盖和发热单元之间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位于下盖和发热单元之间的第二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构可将发热单元产生的红外线集中反射至壳体上的开口,以对用户身体进行热施疗,进而有效地提升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2、通过支撑件支撑发热单元,且支撑件采用热传导率低于壳体的部件,减少了发热单元的热量能够热传导造成的损失;
3、通过使壳体的开口面向按摩件的施疗位置,使得按摩件和热施疗件可作用于用户身体相同的位置,且助于改善按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按摩机构的示意图;
图2至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按摩机构不同状态的爆炸图;
图5绘示了热施疗件省略上盖后的爆炸图;
图6绘示了按摩件和热施疗件作用于用户身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热施疗功能的按摩机构,具有支撑件1、支撑于支撑件1上的按摩件2和热施疗件3,热施疗件3包含发热单元7和容置发热单元7的壳体4;壳体4上开设有面向按摩件2的施疗位置的开口,壳体4的内壁上形成有可将发热单元7发射的红外线沿开口反射至按摩件2的施疗位置的反射膜6。反射膜6与壳体4开口、发热单元7的相对位置应满足可将发热单元发射的红外线汇聚后沿壳体4的开口发射出,并作用于按摩件2的施疗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4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停式支臂及由其构成的红外光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婴儿保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