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密码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713899.0 申请日: 2017-06-19
公开(公告)号: CN207063728U 公开(公告)日: 2018-03-02
发明(设计)人: 陈基伟;程文锋;鲍小南;占俊杰;陈涛;张威涛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E05B49/00 分类号: E05B49/00;E05B17/22;G07C9/00
代理公司: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0 代理人: 彭西洋
地址: 310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指纹识别 电子 密码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码锁,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密码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家庭防盗这一问题也变的尤其的突出,传统的机械锁由于其构造的简单,安全性能低,被撬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钥匙易于被复制,难以形成有效的保护。电子类锁由于其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拥有广大的市场需求。锁是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用以关住某个确定的空间范围或某种器具的,必须以钥匙或暗码打开的扣件。锁具发展到现在已有若干年的历史了,人们对它的结构、机理也研究得很透彻,因此,不用钥匙就能打开的方法和工具也层出不穷。现代人类文明社会里,由于社会中各种矛盾冲突十分剧烈,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文化修养水平等差异,群众中良莠不齐,善良的人们能够自觉规范自已的行为,“非礼不为”,虽无钥匙亦不会乱闯。然而,那些毫无道德观念的盗贼却想方设法利用高科技手段撬门开锁,使广大居民防不胜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指纹对电子锁本体进行控制,避免了机械锁可破坏性的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密码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密码锁,包括电子锁本体、传感器、按键电路、LCD显示电路、电子锁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指示灯电路、声音提醒电路,所述指纹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对指纹进行检测确认并输出确认信号,所述按键电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外部控制指令到控制器中,所述LCD显示电路连接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用于对控制器发出信号的显示输出,所述电子锁控制电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对电子密码锁的开关控制,所述指示灯电路连接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用于对电源和指纹确认进行提示,所述声音提醒电路连接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端,用于对电子密码锁正常运行进行提示,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对控制器、指纹传感器、按键电路、LCD显示电路和电子锁控制电路的电源供电输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电路包括USB电源、低压稳压器和第一电容,所述USB电源连接低压稳压器的输入端,低压稳压器的的接地端接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低压稳压器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USB电源为+5V电源,所述低压稳压器的输出端输出+3.3V电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为STC15F204EA单片机,单片机的VCC端连接+5V电源,GND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纹传感器为FPM10A型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的P3.1端口和P3.0端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键电路包括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三按钮和第四按钮,所述第一按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的P3.2端口,第二按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的P3.3端口,第三按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的P1.6端口,第四按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控制器的P1.7端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CD显示电路包括JLX12864G型液晶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控制器的P1.0端口连接液晶模块的CS0端口,控制器的P1.1端口连接液晶模块的RESET端口,控制器的P12端口连接液晶模块的CD端口,控制器的P1.4端口连接液晶模块的SCK端口,控制器的P1.5端口连接液晶模块的SDA端口,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3.3V电源,另一端连接液晶模块的LED+端口,液晶模块的VDD端口连接+3.3V电源,第二电容串联在液晶模块的VB0+端口和VB0-端口之间,第三电容串联在液晶模块的VB1-端口和VB1+端口之间,第四电容一端连接液晶模块的VLCD端口,另一端接地,液晶模块的VSS端口和LED-端口串联后接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子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继电器,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控制器的P3.7端口,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5V电源,正极端连接继电器的线圈一端,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端,负极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电子锁本体的控制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3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