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离心泵自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2179.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广;罗龙聪;匡继勇;陈钢;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多维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7/04;F04D29/00;F04D29/42;F04D29/70;C02F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小金,王正楠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离心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离心泵自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环节中,需要采用离心泵将原料池内污水抽取到处理池内进行净化处理,现有技术中,离心泵的正常工作状态是需要保证物料进口位置高于离心泵的进料口位置,物料依靠大气正压自动流入并充满离心泵泵腔。但在污水处理应用中,离心泵的进料口普遍都是高于物料吸入口的,这就导致离心泵在开机时,管道内存在一段空气,离心泵无法将这段空气排出,导致离心泵无法正常吸取污水池内物料。
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辅助启动手段是采用在离心泵进口端增添负压真空罐的方式,离心泵工作前向真空负压罐中注入清水,清水就会自然充满离心泵泵腔,离心泵就能正常工作。或者在离心泵进口端增添高位罐,离心泵进口端与高位罐底部联通,高位罐底面高于离心泵进口管,离心泵工作前用物料提升泵将物料提升到高位罐中,由于高位罐中物料位置高于离心泵进口管,离心泵就能在正压情况下泵送物料。这两种解决手段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采用负压真空罐这种方式,在离心泵进口端增添负压真空罐的方式制作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负压真空罐在污水处理行业使用会导致负压真空罐底部沉积污泥,负压真空罐底部沉积污泥清除困难。当负压真空罐底部污泥沉积过多,会堵塞负压真空罐出料口,物料进入离心泵进口端困难,离心泵就不能正常工作;负压真空罐为地面钢件制品罐体,不适用于限制在地面使用钢件罐体制品的某些污水处理行业。(如乙炔制作的电石渣污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离心泵在非常规工作状态下,需要采用真空负压罐等辅助设备来启动,导致真空负压罐内污泥沉积,堵塞真空负压罐,从而引起离心泵进料困难,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离心泵自吸装置,能在不采用真空负压罐的情况下,保障离心泵正常启动,提高离心泵的稳定性,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离心泵自吸装置,包括污水离心泵和吸料管道,所述吸料管道与污水离心泵连通,所述吸料管道的端部连接有单向底阀,还包括用于开机时使管道内快速充满液体的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与吸料管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引水管、引水开关阀、引水注水筒、清水供给阀,所述引水管与吸料管道连通,所述引水开关阀安装在引水管上,所述引水注水筒与引水管的端部连通,所述清水供给阀通过管道与引水注水筒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吸料管道包括进料主管、进料支管,所述进料主管与污水离心泵连通,所述进料支管通过开关阀与进料主管连通,所述供水机构与进料主管连通,所述单向底阀安装在进料支管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支管的数量≥2。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底阀外侧还设置有吸入滤网。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传统的负压泵在处于非常规使用状态时(负压泵的进料口高于物料进口),需要采用负压真空罐来辅助负压泵排出管道内空气,填充物料,从而使负压泵正常运转,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泥,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负压真空罐内沉积污泥,不易清理,影响其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水处理离心泵自吸装置,摒弃了负压真空罐,通过设置供水机构的形式来建立水压,在负压泵工作前,使用清水充满离心泵的泵腔、进料主管以及进料支管,同时采用单向底阀来封闭这段清水,从而模拟负压泵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启动流程,使其能顺利启动,从而避免在污水处理场地安装负压真空罐所带来的安装不便,以及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负压真空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影响离心泵正常工作的问题,提高了离心泵在污水处理中的工作稳定性,保障了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2、在使用过程中,普通的供水机构多是采用直接使用水管向进料主管供水,虽然能达到建立水压的目的,但是由于其水量无法控制,很容易在充满进料主管后继续供水,导致清水飞溅,长此以往,过大的水压还容易造成底部的单向底阀损坏;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对供水机构进一步优化,采用分级设置,先将清水引导入引水注水筒内,减缓其冲击力,再让其自然下落到引水管,使清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填充泵腔、进料主管以及进料支管,有效抵消了高压水的冲击力;同时,在水流注满后,操作员直观的通过观察引水注水筒内水位位置,便能决定是否关闭开关,更加高效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多维过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多维过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21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