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和电磁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1676.0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梁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电磁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拼接式电磁灶模块。
背景技术
电磁灶利用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从而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广泛应用于家庭厨房和各种商业场所的厨房中,具有替代传统明火灶的趋势。
目前很多电磁灶终端产品制造商在生产电磁灶产品时,会通过购买的电磁灶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固定,将组装固定后的零部件再固定到电磁灶外壳中,并加装耐热面板、电源线、散热风扇等辅助部件,从而完成电磁灶的制造。除基本的单灶头电磁灶外,在很多商用厨房及家庭厨房中都配备有多灶头电磁灶,可以同时加热多个锅具以便同时烹饪多道菜肴。
目前,电磁灶终端产品生产商在生产多灶头电磁灶时,需要将多组电磁灶零部件分别进行组装固定,再将零部件分别安装固定到电磁灶外壳中,还需要在各组零部件之间焊接电路,使各组之间形成电连接。在生产过程中,组装固定步骤繁多,并且还需焊接电路,使得生产流程较为繁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电磁灶零部件生产电磁灶时,生产流程较为繁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包括:
壳体;
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加热单元;
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组件;以及
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
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与另一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第二连接部进行拼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与另一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第一连接部进行拼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电气端子;
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电气端子;
所述第一电气端子可与另一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第二电气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气端子可与另一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第一电气端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扣式插头;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扣式插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耐热面板的面板卡扣孔。
优选的,所述拼接式电磁灶模块还包括:
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快插式电源接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
底板;以及
设于所述底板上、首尾相连的侧板;
所述侧板包括四个侧面,相邻两个所述侧面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个侧面上设有2个第一连接部,另一平行侧面上设有2个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分别各设有一个第一连接部,另外两个侧面上分别各设有一个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连接部和一个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拼接式电磁灶模块还包括:
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与人机交互模块连接的卡扣式电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拼接式电磁灶模块还包括:
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卡扣连接的散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灶,所述电磁灶包括:
电磁灶外壳;
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拼接式电磁灶模块,所述拼接式电磁灶模块设于所述电磁灶外壳内的;以及
覆盖所述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耐热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包括壳体、加热单元、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可与另一拼接式电磁灶模块上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配合,从而在将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用于多灶头电磁灶的生产时,仅需要进行简单拼接,无需进行繁杂的电磁灶零部件的组装固定工作,并省去焊接电路的步骤,简化了电磁灶产品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电磁灶零部件生产电磁灶时,生产流程较为繁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壳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壳体及散热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壳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拼接式电磁灶模块的拼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1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