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1492.4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芳;董文卫;陈慧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安邦卫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管 环形支撑架 过滤管 套管 血浆过滤装置 真空采血管 血浆过滤 上端 弹性密封垫圈 开口设置 上端开口 上下两端 水平设置 同轴设置 下端封闭 转动连接 上端面 下端面 盖设 螺纹 | ||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包括储液管、血浆过滤装置和套管,储液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套管套设于储液管上端,且套管通过螺纹与储液管转动连接,血浆过滤装置包括环形支撑架、过滤管和血浆过滤网,过滤管与环形支撑架下端面固定连接,过滤管上下两端均为开口设置,过滤管的外径小于储液管的内径,环形支撑架的外径等于储液管的外径,环形支撑架的内径小于储液管的内径,环形支撑架盖设于储液管上端并与储液管同轴设置,且环形支撑架与储液管上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圈,过滤管位于储液管内,血浆过滤网水平设置于过滤管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以血浆为标本进行相关指标检测时,对于血浆的采集过程是这样的:通过采血针将血液抽入抗凝/分离胶试管内,离心后,获得血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标本量较多时,由于每个标本均需要离心,势必导致TAT(检验结果报告时间)延长,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临床诊疗。(2)由于未将血细胞与血浆及时分离,因血细胞自身代谢等原因,若检测等待时间过长,会导致血糖等指标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快速分离血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包括储液管、血浆过滤装置和套管, 储液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套管套设于储液管上端,且套管通过螺纹与储液管转动连接,血浆过滤装置包括环形支撑架、过滤管和血浆过滤网,过滤管与环形支撑架下端面固定连接,过滤管上下两端均为开口设置,过滤管的外径小于储液管的内径,环形支撑架的外径等于储液管的外径,环形支撑架的内径小于储液管的内径,环形支撑架盖设于储液管上端并与储液管同轴设置,且环形支撑架与储液管上端面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圈,过滤管位于储液管内,血浆过滤网水平设置于过滤管内;套管上端设有向套管内侧延伸的环形挡块,环形挡块与套管同轴设置,环形挡块的外径与套管的外径相同,环形挡块的内径小于环形支撑架的内径,环形挡块的内侧面设有在环形挡块内侧面开口并沿环形挡块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下槽壁的厚度大于0.3mm且小于1mm,环形挡块内设有圆形橡胶密封垫,圆形橡胶密封垫与环形挡块固定连接且圆形橡胶密封垫的边沿位于环形凹槽内,圆形橡胶密封垫将环形挡块的开口密封,圆形橡胶密封垫与血浆过滤网之间的距离大于30mm, 储液管内为负压,储液管由透明材质的塑料制成,储液管内设有抗凝剂,储液管的外侧面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储液管下端为与储液管垂直的平面。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与储液管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纵向截面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下槽壁的厚度为0.5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凹槽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安邦卫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安邦卫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1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离心固定的新型采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