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再充电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1306.7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M·伊尔凡;R·成;姚希尹;B·施雷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金旭鹏,肖冰滨 |
地址: | 中国澳门南湾大马路4*** | 国省代码: | 澳门;8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池组 | ||
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壳体,具有底部和顶部,所述底部和所述顶部通过前侧和相对的后侧以及沿着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相对侧面连接,所述壳体包含:
多个可再充电的电池单元,其彼此电连接;
支撑框架,限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多个槽;
电路组件,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电连接;以及
以线性阵列方式布置的多个电触头,与所述电路组件电连接并且在所述相对侧面之间间隔开,所述多个电触头包括相互平行的薄板;
开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多个电触头布置在所述开口中以形成阳连接器;
由此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和电气设备沿所述轴线朝向彼此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与所述电气设备接合,以使所述阳连接器与所述电气设备上的对应阴连接器耦合和使所述多个电触头与所述电气设备上的对应电触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布置在壳体的所述顶部上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的另外的阳连接器,所述另外的阳连接器包括
凸起部分和
从所述凸起部分向外突出向所述相对侧面的唇缘,
以限定第一细长槽和第二细长槽,所述第一细长槽和所述第二细长槽的每个都具有靠近所述前侧的开口端和靠近所述后侧的封闭端;
由此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和所述电气设备沿所述轴线朝向彼此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与所述电气设备接合也使得所述另外的阳连接器与所述电气设备上的对应另外的阴连接器耦合从而所述第一细长槽和第二细长槽的每个都接收所述电气设备上的互补突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连接器在所述前侧上大体定中于所述相对侧面之间;以及所述以线性阵列方式布置的多个电触头大体定中于所述开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连接器在所述前侧上大体定中于所述相对侧面之间;所述另外的阳连接器在所述顶部上大体定中于所述相对侧面之间;以及所述以线性阵列方式布置的多个电触头大体定中于所述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线性阵列方式布置的多个电触头由四个电触头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每一个是大体圆柱形的并且具有在所述相对侧面之间延伸的中心轴;所述电池单元被布置成两行,其中每行具有相等数量以等距间隔的电池单元;每行内的电池单元的中心轴大体共面;以及在一行中的电池单元的中心轴与另一行中的电池单元的中心轴交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由六个电池单元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平行六面体形式,由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壳体部分限定所述顶部、所述前侧和所述相对侧面;所述第二壳体部分限定所述后侧和所述底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通过紧固件彼此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突起部和布置成接收所述突起部的互补凹部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联接面和所述第二框架部分的联接面上;所述第一框架部分接收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的一部分长度,所述第二框架部分接收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的长度的剩余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包括通过紧固件安装到所述支撑框架的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安装到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侧的电路板;所述支撑框架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邻接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壳体的尺寸被形成为使得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部件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由所述另外的阳连接器的所述凸起部分限定的空间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薄片形的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连接在所述电池单元的纵向端面处以将所述电池单元电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13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放大器和智能阀门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气压自动平衡的园林排水灌溉对接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