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压型有源阻抗网络升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1304.8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东;王志洋;陈思哲;李惜玉;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压型 有源 阻抗 网络 升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压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压型有源阻抗网络升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工业的发展,对电力电子电路的要求也日益苛刻。传统的Boost电路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的需要,工业上需要更高增益的升压电路。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多个Boost环节电路来级联升压,该方法成本较高,且由于开关管数目的增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下降,若其中一个环节崩溃,整个系统将会崩溃。升压系统的稳定性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反压型有源阻抗网络升压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压型有源阻抗网络升压系统,两级升压电路仅设置一个开关管进行控制,能够避免多个开关管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提高电路稳定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压型有源阻抗网络升压系统,包括用于进行第一级升压的第一有源阻抗网络、用于进行第二级升压的第二有源阻抗网络、开关管、主二极管、第一储能电容和负载;所述第一有源阻抗网络与所述第二有源阻抗网络结构不同;
所述第一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的第一端;
所述负载的第二端、所述主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于一点。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负载并接的第二储能电容。
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源阻抗网络或所述第二有源阻抗网络具体包括:
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源阻抗网络或所述第二有源阻抗网络具体包括:
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一点;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一点;
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源阻抗网络或所述第二有源阻抗网络具体包括:
第五电感和第六电感、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和第七二极管;
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端;
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一点;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六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一点;
所述第六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源阻抗网络或所述第二有源阻抗网络具体包括:
第七电感和第八电感、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七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端;
所述第七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一点;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八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一点;
所述第八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源阻抗网络或所述第二有源阻抗网络具体包括:
第九电感和第十电感、第十二极管、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
所述第九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后作为有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端;
所述第九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一点;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十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于一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1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