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11083.4 | 申请日: | 2017-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江哲学;杨涛;吴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思科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6;H01T4/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工频续 流放 间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击保护器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常常存在雷击断线、跳闸的问题,在我国沿海特别是南方沿海多雷地区越来越严重,目前市面上常常使用氧化锌避雷器来防护线路,但是在无过电压时,避雷器长期承受工频持续运行电压,大大缩短了避雷器的使用寿命,影响避雷器的保护性能,同时,避雷器安装需要接地,安装和维护不方便,在雷击比较严重的地区,往往存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线路杆塔接地不良的问题,在出现过压时,线路上的避雷器不能彻底有效的释放大电流,会形成工频续流在线路中振荡,从而导致线路上的电压上升,危机到线路设备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包括:上绝缘板、下绝缘板、绝缘支撑件、上放电球、下放电球及放电间隙装置本体;上绝缘板、下绝缘板上下平行设置,上绝缘板的面积大于下绝缘板的面积,上绝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流槽,下绝缘板固定在放电间隙装置本体顶端,绝缘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上绝缘板、下绝缘板固接;上放电球、下放电球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在上绝缘板、下绝缘板的中心,上放电球与高压输电线连接;放电间隙装置本体外部覆盖有硅胶绝缘伞裙,放电间隙装置本体内部设有多个串联的限流元件,下放电球与放电间隙装置本体内部的限流元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不需要接地,安装方便;在未产生雷电过电压情况下,放电间隙装置本体不承受系统电压,使用寿命长;采用空气放电间隙结构,放电间隙装置本体能够有效、稳定动作,熄弧能力强,有效截断工频续流,对于输电线路保护作用更好;上绝缘板、下绝缘板使用绝缘材料,使用寿命长;上绝缘板的面积大于下绝缘板的面积,且上绝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流槽,可以防雨;放电间隙采用40-45mm,承载的击穿电压更高,工频湿耐受电压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上绝缘板的俯视图。
附图中:1、上绝缘板,2、下绝缘板,3、绝缘支撑件,4、上放电球,5、下放电球,6、放电间隙装置本体,61、硅胶绝缘伞裙,7、安装支架,8、绝缘子,9、高压输电线,10、连接导线,11、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工频续流放电间隙装置,包括: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绝缘支撑件3、上放电球4、下放电球5及放电间隙装置本体6;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上下平行设置,上绝缘板1的面积大于下绝缘板2的面积,上绝缘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流槽11,下绝缘板2固定在放电间隙装置本体6顶端,绝缘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与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固接;上放电球4、下放电球5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在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的中心,上放电球4与高压输电线9以连接导线10连接;放电间隙装置本体6外部覆盖有硅胶绝缘伞裙61,放电间隙装置本体6内部设有多个串联的限流元件,下放电球5与放电间隙装置本体6内部的限流元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高压线路绝缘子8一端安装Z字形安装支架7,Z字形安装支架7另一端固定放电间隙装置本体6底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均为圆形,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材料为绝缘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绝缘支撑件3为三根且呈正三角形分布,绝缘支撑件3与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垂直,绝缘支撑件3在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的垂直投影为正三角形,可使得绝缘支撑件3对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的固定和支撑作用更加稳固;绝缘支撑件3材料为绝缘材料,每根绝缘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放电球4、下放电球5为金属材料,上放电球4通过螺栓固定在上绝缘板1。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放电球4的中心轴线、下放电球5的中心轴线、放电间隙装置本体6的中心轴线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放电球4、下放电球5之间的间隙为放电间隙,优选的,放电间隙为40-45mm,上放电球4、下放电球5的半径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思科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思科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1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力线通讯技术的电力管理装置
- 下一篇:防雷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