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0375.6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范欣柯;杨丹;雷有栋;陈国柱;魏浪;张虎成;姚元成;宁华晚;陈寅其;卢昆华;王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社区 生态型 蓄水 装置 | ||
1.一种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5)中部设有搁置槽(11),在搁置槽(11)内装有电机(8),电机(8)的底部设有转轴(9),转轴(9)的侧壁上均匀安装有搅拌扇叶(12),在搁置槽(11)的上方设有盖板(7);所述搁置槽(11)的两侧分别设有水泵(14),水泵(14)通过输水管(13)与分水主管(10)连接;所述蓄水池(5)的一侧设有沉淀池(16),沉淀池(16)通过第一导水管(15)与蓄水池(5)连通,沉淀池(16)的另一侧设有集水室(20),集水室(20)通过第二导水管(18)与沉淀池(16)连通;所述蓄水池(5)的另一侧设有渗滤池(3),渗滤池(3)通过渗滤管(4)与蓄水池(5)连通,渗滤池(3)的另一侧通过引水管(2)与房体(1)的屋顶排水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5)的顶部均匀设有预留孔(6),分水主管(10)安装在预留孔(6)的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主管(10)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分水支管(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室(20)的顶端设有滤沟(19)。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池(3)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孔洞,且孔洞内设置有渗滤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支管(101)设置有四根,且相邻分水支管(101)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6)的内部均匀斜向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1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社区生态型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的底端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且搁置槽(11)顶端的内部设置有与螺纹相互匹配的螺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03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