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0297.X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多科(常熟)汽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3/06;F26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烘箱 分层 隔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热烘箱在各行各业均有应用,尤其是在化工产品的生产企业中使用更加频繁。目前不带热风循环系统的电热烘箱的工作室内存在的梯度温差及温度过冲现象。由于不同物料反应或固化均有不同的温度要求。常见的做法为使用不同的电热烘箱并设置不同的温度,或者先做一种再升温或降温再做另一种。这样的话,不仅烘箱的使用率达不到最优化,还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它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烘箱的空间,提高烘箱的使用率,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包括具有外壳、工作室和加热器的烘箱本体,所述外壳与工作室之间填充耐高温硅酸隔热岩棉,其中,
所述加热器为安装在所述工作室的底部的电阻丝;
所述工作室内水平向地至少设置一个隔热板,使工作室至少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工作区域,每个工作区域中均设置一个感温元件;
每块所述隔热板上均布地开设多个通风孔,并且每个通风孔上各自连接一个封孔板。
上述的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其中,所述封孔板与通风孔的连接结构采用铰接或滑移式连接。
上述的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其中,所述隔热板采用硅酸钙板、陶瓷纤维板或多晶氧化铝纤维板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通过在烘箱的工作室内设置一个表面设有多个可关闭的通风孔的隔热板,能在同一个烘箱内提供两种不同温度的独立的工作区域,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烘箱的空间,提高烘箱的使用率,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包括烘箱本体和隔热板3,烘箱本体具有外壳、设在外壳内的工作室10和安装在工作室10内的加热器20,其中,
外壳与工作室10之间填充耐高温硅酸隔热岩棉;
加热器20为安装在工作室10的底部的电阻丝;
隔热板3采用耐高温的隔热材料制作,可采用硅酸钙板、陶瓷纤维板、多晶氧化铝纤维板等制作。隔热板3水平向地设在工作室10内,使工作室10地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工作区域,每个工作区域中均设置一个热电偶感温元件。
隔热板3的外形尺寸与工作室10的平面尺寸匹配;隔热板3上均布地开设多个通风孔30,并且每个通风孔30上各自连接一个封孔板。封孔板与通风孔30的连接结构采用铰接或滑移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烘箱的分层隔热结构,在加热器加热前,将隔热板3上的通风孔全部开启,通过电源使位于工作室底部的加热器20加热,产生热源,热空气流往上循环,等温度达到时,隔热板3上的通风孔通过封孔板手动关闭,以阻止热空气流进一步往上层工作区域扩散。工作室10的上、下层工作区域均有热电偶感温元件,能显示上、下层工作区域的实际温度。下层工作区域的温度由烘箱自身的温度管控系统达到。
若要在一个烘箱内使用多种温度,可根据烘箱的容量设置隔热板的数量,将工作室分隔成多个工作区域,并通过控制隔热板上的通风孔的开启和关闭数量设定每个工作区域的不同的温度。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多科(常熟)汽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依多科(常熟)汽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0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