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0105.5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8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7/00;B29C43/24;B29L7/0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光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
背景技术
光学膜在涂布行业内应用比较广泛,目前,行业内有一款增光材料的光学膜,其主要功能运用于背光源膜组内,经过不同的材料角度搭配起增大光亮度的效果。目前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对传统,主要以PET基材作表层涂胶线辊成型的工艺进行产出,从而实现产品的功能。
但该工艺方式存在一定的生产弊端:
1.生产过程中胶水的纯净度不好控制,控制不好胶水的纯净度将会导致异物堵塞成型线辊而影响产品品质,造成不规则或连续性的压印凹凸点等问题。
2.采用涂胶工艺,增加了整个工艺流程的工作量及生产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采用直接挤出成型工艺,省去了涂胶工艺,简化了工艺流程且减少了工艺流程的生产成本;该设备不用在基材上在做涂胶动作,避免因胶水纯净度而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可产出较优的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挤出成型机构、成型挤压滚轮组、定型滚轮组、牵引压轮组、边料切除机构、张力轮、贴合轮组、保护膜放料轴及主收料轴;
挤出成型机构、成型挤压滚轮组、定型滚轮组、牵引压轮组、边料切除机构、张力轮、贴合轮组及主收料轴沿着物料输出方向依次设于固定底座上;保护膜放料轴设于固定底座上,保护膜放料轴位于张力轮与贴合轮组机位之间。
优选的,挤出成型机构包含进料机、螺杆挤出机、挤出机模头,进料机、挤出机模头均设于螺杆挤出机上,进料机的第一物料输出口连接于螺杆挤出机,挤出机模头的第二物料输出口向下,成型挤压滚轮组设于第二物料输出口下方。
优选的,成型挤压滚轮组包含第一挤压冷辊和第二挤压冷辊,第一挤压冷辊与第二挤压冷辊相切,两者之间形成一挤压槽,挤压槽位于挤出机模头的第二物料输出口的正下方,第一挤压冷辊顺时针旋转,第二挤压冷辊逆时针旋转。
优选的,第一挤压冷辊和第二挤压冷辊均为成型定制冷却轮,内部为循环导流冷却系统结构。
优选的,定型滚轮组包含交替设置的预热辊和冷却辊,成型后的光学膜依次通过预热辊和冷却辊进行定型。
优选的,牵引压轮组包含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相切,第一牵引轮逆时针旋转,第二牵引轮顺时针旋转。
优选的,边料切除装置位于成型后光学膜的传送区域两侧。
优选的,张力轮与贴合轮组连接,张力轮反馈光学膜的张力值给到贴合轮组。
优选的,贴合轮组包含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保护膜放料轴包含上保护膜放料轴、下保护膜放料轴,第一转轮通过上保护膜与上保护膜放料轴进行联动,第二转轮通过下保护膜与下保护膜放料轴进行联动。
优选的,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还包括若干个过渡辊,过渡辊设于固定底座上,设于两个相邻机位之间,用于对两机位之间的光学膜进行牵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采用挤出成型机构,省去了涂胶工艺,简化了工艺流程且减少了工艺流程的生产成本;该设备不用在基材上在做涂胶动作,避免因胶水纯净度而引起的异物堵塞成型线辊造成不规则或连续性的压印凹凸点的产品质量问题,可产出较优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共挤成型光学膜设备100包括:固定底座10、挤出成型机构20、成型挤压滚轮组30、定型滚轮组40、牵引压轮组50、边料切除机构60、张力轮70、贴合轮组80、保护膜放料轴90及主收料轴90a;挤出成型机构20、成型挤压滚轮组30、定型滚轮组40、牵引压轮组50、边料切除机构60、张力轮70、贴合轮组80及主收料轴90a沿着物料输出方向依次设于固定底座10上;保护膜放料轴90设于固定底座10上,保护膜放料轴90位于张力轮70与贴合轮组80机位之间。
固定底座10包含第一固定座11、第二固定座12及第三固定座13,第二固定座12与第三固定座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0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熔柱机自动上下料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转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