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动连杆折叠童车车架及联动折叠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0050.8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0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蒲维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蒲维煜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B62B7/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童车 下架体 滑动连杆 车架 联动 收叠 上端 申请 上架体 铰接 锁定 解锁状态 实际需求 童车车架 折叠收拢 解锁 收展 下端 | ||
1.滑动连杆折叠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下架体(1),其上部设有可解锁的锁定机构(11);
后上架体(2),其下端与所述后下架体(1)后上端铰接,且位于所述后下架体(1)的上侧;
前下架体(3),其上端与所述后下架体(1)前上端铰接,且位于所述后下架体(1)前侧;
连杆收叠机构(4),其包括:
后上移动件(41),其设于所述后上架体(2)上,且可沿所述后上架体(2)往复移动;
后下移动件(42),其设于所述后下架体(1)上,并可沿所述后下架体(1)往复移动,且可经所述锁定机构(11)卡锁;
第一连杆(43),其一端与所述后上移动件(41)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锁定机构(11)的上侧;
第二连杆(44),其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43)中部,另一端与所述后下移动件(42)铰接;
第三连杆(45),其一端与所述后下移动件(42)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前下架体(3)铰接;
当所述锁定机构(11)解锁所述后下移动件(42)时,可拉动所述后上架体(2)沿其下端铰接处由上往下朝所述后下架体(1)后侧转动收叠,继而带动所述后上移动件(41)向所述后上架体(2)下端移动,从而所述第一连杆(43)迫使所述第二连杆(44)带动所述后下移动件(42)向所述后下架体(1)下端移动,进而所述后下移动件(42)带动所述第三连杆(45)联动所述前下架体(3)朝所述后下架体(1)前侧转动收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连杆折叠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架体(1)内侧设有内凹的后下内凹滑槽(12),所述后下移动件(42)为与所述后下内凹滑槽(12)相适配的后下滑动块,所述后上架体(2)内侧设有内凹的后上内凹滑槽(20),所述后上移动件(41)为与所述后上内凹滑槽(20)相适配的后上滑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连杆折叠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移动件(42)上设有卡锁凹槽(421),所述锁定机构(11)包括:
安装凹槽(111),其设于所述后下架体(1)内侧上;
卡锁件(115),其位于所述安装凹槽(111)内,且可与所述卡锁凹槽(421)相适配;
按压解锁件(117),其套设于所述安装凹槽(111)内,且可带动所述卡锁件(115)沿所述安装凹槽(111)的内凹方向收缩运动;
连接固定件(119),其设于所述按压解锁件(117)的外侧,且其上设有用于让位所述卡锁件(115)伸出所述安装凹槽(111)的让位孔(119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连杆折叠童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解锁件(117)上开设有让位槽口(1171)、斜推限位孔(1172)、第一通孔(1173)和第二通孔(1174),所述让位槽口(1171) 位于所述按压解锁件(117)下端且其开口朝下,所述斜推限位孔(1172)贯穿所述让位槽口(1171)且位于所述让位槽口(1171)两侧,所述斜推限位孔(1172)内设有斜推面(11721)和设于所述斜推面(11721)两端的限位凹位(11722),所述第一通孔(1173)位于所述按压解锁件(117)上部,所述第二通孔(117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73)和所述让位槽口(1171)之间,且其长度尺寸长于所述第一通孔(11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蒲维煜,未经蒲维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00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前后换向的折叠婴儿车
- 下一篇:一种婴儿车解锁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