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传动的转向柱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9964.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8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再平;武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21 | 分类号: | B60R25/02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传动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转向柱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柱锁的新型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各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当然,除用户使用的体感外,汽车制造商提高车辆装配效率,也是加速汽车技术实用化的重要保障。
由于汽车装配是一项极度复杂的制程,对于提升装配效率的改进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具有不胜枚举的着眼点。就汽车启动机构这一单元而言,转向柱锁的装配便是相对复杂的一个环节,需要工人相当熟练度。
而传统的汽车转向柱锁,通常包含锁体、凸轮机构和锁舌,钥匙插入点火锁体后转动,带动凸轮机构转动,而凸轮机构则通常通过直角齿轮或杠杆机构传动带动锁舌直线移动。这样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对点火锁体朝向和锁芯伸缩朝向受传动作用方式而严格受限,无法满足汽车在该方面的灵活设计。为此结构改良转向柱锁的传动结构,提升其装配便利性,降低出差错率,便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需要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齿轮传动的转向柱锁,解决方便装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其得以实现的技术解决方案:齿轮传动的转向柱锁,其特征在于由凸轮轴、曲臂齿条、齿轮、转向柱锁框和锁舌构成,其中所述凸轮轴轴向定位装配且具有可转动性,所述凸轮轴的中部设有凸轮,所述曲臂齿条为三段曲折的一体成型件,曲臂齿条在靠近凸轮轴的一段设有容纳并导向凸轮轴轴杆位移的条形槽,且该段端部设有始终与凸轮接触滑动的竖突部,竖突部外侧抵接弹性件,曲臂齿条在靠近转向柱锁框的一段设有第一齿槽;所述锁舌穿接于转向柱锁框中且内向尾端设有第二齿槽,所述齿轮轴向定位装配且与并排而设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相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轴与点火锁芯对接且随转。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轴中部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凸轮轴转动停止于限位部与竖突部相抵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轴向厚度大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的厚度之和,且曲臂齿条和锁舌之间留有缝隙。
更进一步地,所述曲臂齿条和转向柱锁框在两个齿槽的背向外侧面设有防止脱离齿轮传动的限位翼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该转向柱锁的突出效果为:能有效规避凸轮轴或锁舌在装配时各自受对方干扰,只需一个线性齿轮将曲臂齿条和锁舌构成线性传动组件,通过分别定位装配凸轮轴和锁舌两部分,并通过齿轮实现两者的啮合传动,提高了转向柱锁内部装配的便利性,而且齿轮传动进一步提升了转向柱锁控制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柱锁在STOP挡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锁舌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柱锁在RUN挡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锁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4所示,该齿轮传动的转向柱锁由凸轮轴1、曲臂齿条2、齿轮3、转向柱锁框4和锁舌5构成,其中该凸轮轴1轴向定位装配且具有可转动性,凸轮轴1的中部设有凸轮11,该曲臂齿条2为三段曲折的一体成型件,如图示的水平段21、竖直段22和斜向段23。该曲臂齿条2在靠近凸轮轴的一段(即水平段21)设有容纳并导向凸轮轴轴杆位移的条形槽211,且该段端部设有始终与凸轮11接触滑动的竖突部212,竖突部212外侧抵接弹性件6,曲臂齿条2在靠近转向柱锁框4的一段(即斜向段23)设有第一齿槽231;该锁舌5穿接于转向柱锁框4中且内向尾端设有第二齿槽51,该齿轮3轴向定位装配且与并排而设的第一齿槽231和第二齿槽51相啮合传动。由此随齿轮3转动,两齿槽同步同向位移,带动相应的转向柱锁部件切换位置。
此中,上述凸轮轴1与点火锁芯(未图示)对接且随转。这样用户通过插入钥匙启动点火锁芯转动,并同步带动凸轮轴1转动。而出于预设的钥匙转动幅度及角度范围,该凸轮轴设有中部一侧设有限位部,凸轮轴转动停止于限位部与竖突部相抵接状态。相应的转动范围被限制在55°的范围之内。
此外,该齿轮3的轴向厚度大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的厚度之和,且曲臂齿条和锁舌之间留有缝隙。即曲臂齿条与锁舌虽然同步受驱于齿轮转动而发生位移动作,但相互之间并非接触,两者0摩擦的活动消除了转向柱锁操作时的噪声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9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精密定位圈
- 下一篇:基于555定时器的新型汽车防盗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