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8868.6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缪建国;李立军;李惠元;邱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士达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9/10 | 分类号: | F16B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镶嵌 膨胀 可拆卸 铆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钉,尤其是涉及一种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铆接汽车、动车零件等,特别是有震动需经常活动的如汽车转向器等零件上的多是用普通铆钉及双鼓型铆钉进行铆接,由于这两种产品的自身结构上的局限性,产品铆接后存在强度不够而容易松动脱落的缺陷,而且不能拆卸,只能一次性使用,从而影响被铆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其具有可拆卸和铆接后不易松动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铆接有震动需经常活动的产品的铆钉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其包括:
钉芯,所述钉芯包括钉头和钉芯本体,所述钉头的直径大于所述钉芯本体的直径,所述钉芯本体与所述钉头之间设置有钉芯断裂槽,所述钉芯断裂槽的直径小于所述钉芯本体的直径;
钉体,所述钉体具有钉体内孔,所述钉体内孔包括钉体大内孔和钉体小内孔,所述钉体大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钉体小内孔的直径,所述钉体小内孔的直径与所述钉芯本体的直径相匹配,所述钉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钉体外螺纹;
塑料件,所述塑料件具有塑料件内孔,所述塑料件内孔的孔径与所述钉体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钉体穿设于所述钉芯外并一起放置于所述塑料件内孔中。
特别地,所述钉芯断裂槽与所述钉头之间的钉芯本体上开设有钉芯锁紧槽,所述钉芯锁紧槽的直径小于钉头的直径,大于钉芯本体的直径,并与钉体大内孔的直径相匹配。
特别地,所述钉芯本体上于所述钉芯断裂槽的一侧开设有钉芯装配槽,所述钉芯装配槽的直径与所述钉体小内孔的直径相匹配。
特别地,所述钉芯本体的尾端开设有钉芯防滑槽。
特别地,所述钉头的外端面上开设有钉芯拉铆膨胀孔,以便调节拉铆的牢固度。
特别地,所述钉芯锁紧槽为开设于钉芯本体上的若干个竖纹。
特别地,所述钉芯装配槽为开设于钉芯本体上的一圈竖纹。
特别地,所述钉芯防滑槽为开设于钉芯本体上的若干道全环形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巧妙,铆接操作快捷、简单方便,噪音低;
2)用铆钉枪拉铆钉,钉体外径膨胀,紧贴塑料件一起膨胀到待铆接部件的内孔中,产生一定比例过盈配合的铆接效果,起到辅助塑料件与铆接部件铆接紧固,钉体外部通过钉体外螺纹紧固于塑料件内部在一定强度范围内不掉落;
3)把拉铆后留在铆钉内部的钉芯部分敲脱落于钉体,露出钉体内孔,用专用工具拧动铆钉钉体,将铆钉从塑料件中拧出,再取出塑料件,达到可拆卸可更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的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的钉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的塑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的铆接前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的铆接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包括钉体1、钉芯2和塑料件3,所述钉芯2包括钉头20和钉芯本体21,所述钉头20与钉芯本体21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钉头20的直径大于所述钉芯本体21的直径,所述钉芯本体21与所述钉头20之间设置有钉芯断裂槽22,所述钉芯断裂槽22的直径小于所述钉芯本体21的直径;所述钉芯本体21的尾端开设有钉芯防滑槽23,所述钉芯防滑槽23为开设于钉芯本体21上的若干道全环形螺纹。所述钉体1为圆柱体结构,其具有钉体内孔,所述钉体内孔包括相连接的钉体大内孔10和钉体小内孔11,所述钉体大内孔10的直径大于所述钉体小内孔11的直径,所述钉体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钉体外螺纹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士达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士达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8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光网络手拉手保护系统切换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尾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