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耦合式双电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08172.3 | 申请日: | 2017-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7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修竹;朱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商泛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H01F3/14;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勇;李洁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电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耦合式双电感,包括有一主铁芯体,所述主铁芯体包括设有一中间柱体;多个次铁芯体,系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两侧;多个金属片线圈,系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两侧与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多个片状体,系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所述多个金属片线圈及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感共享主铁芯体的中间柱体成为一体的装置,从而节约空间提高功率密度,并且在一体的装置中,两个电感之间由两个磁路的磁阻差异显著而实现两个电感虽为一体但耦合系数极低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耦合式双电感,特别是一种具有超低耦合系数与节约整体空间提高功率密度的非耦合式双电感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关于电源产品或电源模块而言,追求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目标,乃是永不改变的话题,也就是未来发展一致的趋势。这就给电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功率电感,如何减小体积从而实现高功率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电感组件构成基本上都是分立,且以单体为主。极少部分是一体多个电感的结构应用。现有部分的双电感组件也都是简单的同一磁路多组线圈的耦合式双电感所组成。另外,使用多个单体电感,从而简单通过机械的方式粘合成一体也可以实现两个电感成为一体。然而这种方式比较占用空间,对于节约整体电感空间提高功率密度没有太大的进步与贡献,因此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有待且必要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以上提及各种问题,并且具有以下两个优势:一为非耦合(两个电感可独立应用,互不干扰)的组件构造以及另一为最大程度地节约整体的体积和空间。本实用新型非耦合式双电感的结构,藉由合理的磁路设计来实现两个电感之间具有极低的耦合系数,并且实现两个电感为独立应用,互不影响。在本实用新型非耦合式双电感的结构中,藉由中间的工字形铁芯体与其它组成材料配合起来实现两个电感组装成一体,从而节约了体积和空间,从而提高终端产品的功率密度,提高产品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非耦合式双电感装置包括有:一主铁芯体、多个次铁芯体、多个金属片线圈以及多个片状体。所述主铁芯体中包括设有一中间柱体;多个次铁芯体系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两侧;多个金属片线圈系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两侧与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多个片状体系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所述多个金属片线圈及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其中,由所述主铁芯体的所述中间柱体和所述于所述主铁芯体两侧设置的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与所述多个金属片线圈相互组合,形成有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组件是通过所述多个片状体的设置而控制所述主铁芯体与所述多个次铁芯体之间的气隙,以到达所需要的电感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铁芯体系呈一工字型的主铁芯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次铁芯体包括右侧铁芯体与左侧铁芯体,分别呈I片状型或者I变型为T型的铁芯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铁芯体包括有一右侧组装平面、一左侧组装平面;所述右侧铁芯体及所述左侧铁芯体分别具有一组装表面;所述右侧铁芯体的组装表面与所述主铁芯体的右侧组装平面相盖合;所述左侧铁芯体的组装表面与所述主铁芯体的左侧组装平面相盖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铁芯体包括有一右侧容纳空间、一左侧容纳空间;所述多个金属片线圈系包括有一右侧金属片线圈及一左侧金属片线圈,所述右侧金属片线圈及所述左侧金属片线圈分别设置有一中间横梁;所述右侧金属片线圈的中间横梁置入所述主铁芯体的所述右侧容纳空间,所述左侧金属片线圈的中间横梁系置入所述主铁芯体的所述左侧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片状体包括有一右侧片状体及一左侧片状体,所述右侧片状体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右侧与所述右侧铁芯体之间;所述左侧片状体设置于所述主铁芯体的左侧与所述左侧铁芯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铁芯体、所述右侧铁芯体及所述左侧铁芯体是铁氧体的材料或是软磁性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商泛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商泛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8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筛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产品的配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