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铝板铆接的角码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07562.9 | 申请日: | 2017-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7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航标金属结构建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5/38 | 分类号: | B21J15/38;B21J15/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 地址: | 4014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铆接 角码上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铝板自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铝板铆接的角码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铝板在建筑装饰等行业应用广泛,铝板都需要加工后才能使用,在生产流水线上,需要对原材料铝板进行上料、切割等后续加工操作,铆接也是其中常见的加工工序。铆接是一种利用铆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铝板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方法,因其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抗震、耐冲击、成本低和维修方便可靠等优点。
然而,该工艺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工作都需要人工进行完成,压铆前需要先进行上料,即将铝板和角码放置在加工工位,上料完毕后再通过铆钉进行压铆,需要多个操作员共同完成,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等不利因素。而且,由于是人工安装角码,因此冲床冲铆经常发生冲掉手指等恶性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铝板铆接的角码上料装置,能够自动完成铝板铆接中角码的上料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铝板铆接的角码上料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机座、推料机构、夹持机构以及输送机构;
所述推料机构安装于所述机座的一侧,用于将角码一一推送入所述夹持机构中;
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推料机构送入的角码;
所述输送机构固定于所述机座的上部,用于将夹持有角码的所述夹持机构送往铆接工位,并在铆接加工后恢复原位。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工作主体,在该工作主体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底面的安装孔,该工作主体通过该安装孔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工作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夹持电机,所述夹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夹持块,在所述工作主体的底部形成有支撑板,所述角码夹持在该支撑板与夹持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该固定孔连接有滑块,该滑块还与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的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工作主体的下部分别固定有一个安装块,每个安装块上分别固定有一条导轨,且两条所述导轨相对设置,所述夹持块限位在两条导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于机座顶端的输送电机,该输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滚珠丝杆与所述夹持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机座上还固定有限位套,所述滚珠丝杆穿设于该限位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于机座上的角码进料座,在该角码进料座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料槽与第二进料槽,所述第一进料槽靠近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且该第一进料槽的开设位置低于所述第二进料槽,在所述角码进料座上还安装有推料电机,该推料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一进料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本装置只要通过控制设备对所述推料机构、输送机构以及夹持机构进行集中控制,即可实现角码的自动上料,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保障了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所述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去除加持电机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用于铝板铆接的角码上料装置,包括机座1、推料机构2、夹持机构3以及输送机构4;其中,所述推料机构2安装于所述机座1的一侧,用于将角码一一推送入所述夹持机构3中;所述夹持机构3连接于所述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推料机构2送入的角码;所述输送机构4固定于所述机座1的上部,用于将夹持有角码的所述夹持机构3送往铆接工位,并在铆接加工后恢复原位。
如图2所示,所述推料机构2包括固定于机座1上的角码进料座21,在该角码进料座21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料槽22与第二进料槽23,所述第一进料槽22靠近所述夹持机构3设置,且该第一进料槽22的开设位置低于所述第二进料槽23,在所述角码进料座21上还安装有推料电机24,该推料电机24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一进料槽22内。
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固定于机座1顶端的输送电机41,该输送电机41的输出轴通过滚珠丝杆42与所述夹持机构3相连接;而为了保证滚珠丝杆42的稳定性,在所述机座1上还固定有限位套5,所述滚珠丝杆42穿设于该限位套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航标金属结构建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航标金属结构建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7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