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区500kV交流输电单回路直线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07178.9 | 申请日: | 2017-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5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峰;王晓华;王赞;洛桑达娃;谭蓉;陈雷;强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H02G7/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850000 ***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500 kv 交流 输电 回路 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山区500kV交流输电单回路直线塔。
背景技术
电塔能够对电力线路进行架空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电塔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以及质量检测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与发展的重要环节。电塔通常分为直线塔和转角塔,目前虽然全方位长短腿直线塔的应用较多,技术较为成熟,但是现有的长短腿之间高度差小,难以满足高差近几十米的陡峭地形,尤其是在坡度较大的山区,传统的长短腿铁塔的应用条件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施工难以进行。因此,急需研究新型的塔腿型式,在原有的塔腿结构上部增加K型节间,使得长短腿的高差跨度增大,以满足地形险峻山区的实际施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山区500kV交流输电单回路直线塔,该塔能够优化陡峭山区的线路路径,无需改线,施工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塔身,塔身的顶端通过上曲臂和下曲臂支撑连接横梁,横梁的两端连接有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的导线横担,横梁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悬挂地线的地线支架;所述的上曲臂上悬挂一相输电导线,导线横担与上曲臂均设有导线挂点;所述的地线支架上设置有地线挂点,地线挂点与导线挂点均为挂板型挂点;
所述的上曲臂和下曲臂均由两部分锥形结构组合而成,下曲臂与塔身的顶部连接且两部分锥形结构向外扩张,上曲臂与下曲臂的锥形结构尖端相对连接,上曲臂设置在下曲臂的正上方,横梁与上曲臂的锥形结构尾部连接;所述地线支架的端头为鸟嘴型,鸟嘴部分的下平面为梯形,地线挂点设置在鸟嘴部分的下平面上,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导线横担的底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塔身的底部设置有塔腿,塔腿由两个长度不同的支腿组成。
所述地线支架的下平面最外端口宽为0.6m;导线横担的底面口宽为1.4m;
上曲臂和下曲臂之间相连接的尖端处宽度为14.0m。
所述地线挂点对称设置在地线支架的端部距塔身中轴线14.0m处;导线挂点对称设置在距塔身中轴线16.4m处;上曲臂上部的导线挂点对称设置在距塔身中轴线6.292m处。
所述地线支架的水平投影长度为5.35m,竖直方向高度为4.6m;所述导线横担的长度为 7.75m,导线横担与横梁连接处的根部高度为2.7m;所述横梁的总长为17.3m,且横梁在中轴线处高度为1m,横梁与上曲臂连接处宽度为2.5m。
所述地线支架的端部夹角为45.1°;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夹角为19.38°。
所述地线支架的最上端与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7.3m,导线横担与曲臂连接处的层间距为7.7m,曲臂连接处与塔身顶部之间的层间距为9.9m。
构成塔腿的两个支腿中长支腿上设置有延长支架,且短塔腿的最小长度为3.4m,长塔腿的最大长度为23.4m,两个支腿的最大长度差为20m。
塔身采用Q420钢材制成,输电导线采用双联金具与导线横担及上曲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构成塔腿的支腿可以选用3.4m、5.4m、 15.4m、23.4m高度相差比较大的四组接腿,最长支腿的半根开控制在7.994m,能够满足几乎无法立塔山区地形的要求,保证了线路工程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改线工作,能够有效的缩短工程工期。本实用新型塔身的顶端通过上曲臂和下曲臂支撑连接横梁,横梁的两端连接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的导线横担,横梁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悬挂地线的地线支架,上曲臂上悬挂一相输电导线,导线横担与上曲臂均设有导线挂点,该铁塔的结构布置合理,传力明确,保障了工程的安全运行。此外,本实用新型地线支架的端头为鸟嘴型,且鸟嘴部分的下平面为梯形,地线挂点设置在鸟嘴部分的下平面上,导线横担的横担端头为尖形,导线横担的底面形状为矩形,地线挂点与导线挂点均为挂板型挂点,避免了焊接工作,有效加强了挂点的受力性能,满足挂线节点强度等各项要求,施工方便,减小了塔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短塔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横梁;2-地线支架;3-导线横担;4-上曲臂;5-下曲臂;6-连接处;7-塔身; 8-塔腿;9-短塔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7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