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锤状指矫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07075.2 | 申请日: | 2017-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闫合德;李孙龙;周锡杰;姚成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F16H1/20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姜飞 |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调节机构 铰接部 指端 近端 指托 本实用新型 操作端 锤状指 矫形器 前部 驱动 单向传动 方向转动 铰接连接 康复效果 单向锁 铰接点 驱动端 矫形 铰接 屈伸 种锤 转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锤状指矫形器,包括指端托和近端指托,指端托包括位于前部的指端托护部以及位于尾端的第一铰接部,近端指托包括位于前部的第二铰接部以及位于尾端的中节托护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呈沿对应手指屈伸方向转动的铰接连接,第一铰接部设置有驱动指端托绕铰接点转动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具有操作端以及驱动端,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为操作端单向传动至驱动端的单向锁止式角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指端托和近端指托采用铰接设计并配合有角度调节机构,更好的适应不同人锤状指矫形使用,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用于治疗锤状指的锤状指矫形器。
背景技术
锤状指手指指伸肌腱在止点附近处的断裂,末节指骨不能伸直,常合并末节指骨背侧的撕脱骨折,如图1所示为锤状指。
目前,针对锤状指的治疗采用内植入固定物和外矫形器的方式,由于针对锤状指病状发生的指骨较小,内植入固定物手术操作不便,现有通常采用外矫形器对锤状指进行治疗。现有市场上的外矫形器又称指托,包括托起固定指端1-1的指端托以及与指端1-1连接的近端指节1-2托固的近端指托,指端托和近端指托为一体成型,指端托和近端指托之间的弯折角度不可调,通常指托将指端和近端指节为托固成平直状态,但实际不同人的指端的翘曲角度存在差异,而采用统一平直固定矫形,对于指端翘曲角度较大的患者,其矫形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端托和近端指托采用铰接设计并配合有角度调节机构的锤状指矫形器,更好的适应不同人锤状指矫形使用,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锤状指矫形器,包括指端托和近端指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端托包括位于前部的指端托护部以及位于尾端的第一铰接部,近端指托包括位于前部的第二铰接部以及位于尾端的中节托护部,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呈沿对应手指屈伸方向转动的铰接连接,第一铰接部设置有驱动指端托绕铰接点转动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具有操作端以及驱动端,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为操作端单向传动至驱动端的单向锁止式角度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角度调节机构实现驱动指端托摆动调节角度(对应手指的屈伸方向),从而实现对固定托护的指端和近端指节调整至合适的角度,提高康复效果,单向锁止式角度调节机构保证托护位置稳定可靠,避免造成意外移位,提高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部包括第一曲形连接板,第一曲形连接板的底部与指端托护部固定连接,第一曲形连接板两侧呈与手指的弧度相适应的斜向上弯曲延伸,第一曲形连接板的两侧延伸部分一体成型有正对连接指端和近端指节的关节处的第一铰接耳,第一曲形连接板的两侧延伸部分与指端托护部之间为断口设置,第二铰接部包括第二曲形连接板,第二曲形连接板的底部与中节托护部固定连接,第二曲形连接板的两侧呈与手指的弧度相适应的斜向上弯曲延伸,第二曲形连接板的两侧延伸部分与中节托护部之间为断口设置,第二曲形连接板的两侧延伸部分一体成型有与第一铰接耳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铰接耳,第一铰接耳和第二铰接耳经铰接轴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具有两个与两个第一铰接耳一一对应的驱动端。该结构设计下,采用双侧铰接连接,具有结构稳定性好,同时配合双驱动端同时驱动两侧的铰接处进行摆动,调节更为稳定可靠;另外第一曲形连接板和第二曲形连接板上进行铰接的地方(即相应的延伸部分)分别与相对应的指端托护部、中节托护部之间为断口设置,避免指端托护部、中节托护部在固定在手指相应部位上影响到角度调节机构,保证角度调节机构工作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7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侧弯近胸弯矫形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收腹带





